第 15 节 会议后如何有效表达反对意见?(第1页)

巴顿将军曾说过一句话:「如果每个人的想法都一样,那一定有人没思考。」

前面的话题中我们谈到过,每一场会议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议题,如果会议讨论中出现分歧,但是分歧与这次主题无关的话,我们就得先暂时搁置争议,如果是小问题,可以放在一边,如果是比较大的问题,会议结束后需要再来探讨。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大家不喜欢争论,追求「以和为贵」;国内很多公司的文化是自上而下型,上面做了决定,底下人执行。但一个组织的活力和创新源于每一位成员的智慧和才能的结晶,只有当每个人都独立思考,组织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如果你平时在工作中,产生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害怕表达。但是在表达中,有很多方式方法需要注意。在前面《如何让同事心平气和地接纳你的反对意见? 》中,谈到过这一问题,和今天这个话题类似,我们在基于上一节的基础上,更深入谈一谈如何表达反对意见。

1、关注实质,而不是形式

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一篇提到如何表达你的意见的文章中的建议是:Focus on benefits, Not features. 这句话大概可以翻译成:关注利益点,而不是功能点。

怎么理解利益点与功能点的区别呢?

比如在计算机、互联网领域,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们往往会有两个流派:一派支持开放,一派支持封闭。微软和安卓代表了开放系统,苹果是封闭系统的代表。

开放系统有它的好处,以安卓系统为例:兼容性强,成本低,可用软件多,个人开发者可以在系统上开发和修改,等等;但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病毒多,硬件机型多且杂,开发者需要适配多个平台,稳定性差,体验差。

如果你和你的同事,比如你倾向于支持开放,而对方倾向于支持封闭,应该如何把你的意见表达出来呢?如果你说「开放性更好」显然不是一个很好地说服对方的理由,但如果你说:「我们做一个开放系统,可以吸引更多开发者,而且目前我们处于初创期,需要节省成本,前期应该以更小的成本来实验,这样能快速推出产品,从而验证我们的想法。」

这样的讨论就是从功能点转向了利益点。功能不重要,利益点才是本质。比如早期的苹果卖得最好的个人电脑 Apple II 就是开放式电脑,提供了扩展插槽。这是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个人理念占主导的产物,而我们现在用的苹果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