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工作总结里应该写上写上领导、客户、同事、权威同行对你的评价。很多时候自己说自己好不够客观,如果有很重要的人对你留下过评价,无论正式还是非正式的,都要留意收集起来,尤其是在你所在领域的权威专家。如果你是一个喜剧演员,一个普通观众说「你很搞笑」,那说服力有限,但是如果周星驰看过你的电影,还能说上一句「哇,你好搞笑,这种搞笑方式我自己都做不来」的话,那权威程度完全是不同量级的。
所以聪明的朋友看到这里,可以去翻一翻,老师平时有没有对你的留言做过回复和反馈?这些都会成为你的背书。当你写工作总结、自我介绍、自荐信中都可以用上。
译言网是我毕业时加入的公司,译言创始人赵嘉敏在 2012 年曾给我写过一句评价:
师北宸参与组织 2009 年凯文·凯利的中国之行,并帮助《失控》中文版在中国的推广工作。《失控》这本书获得了远超行业预期的极大的流行,并收到了很大的赞誉。
师北宸在科技、创新与商业趋势等领域是一位活跃的作者,当他决定成为中国顶尖的科技作者时,他花了整整一年阅读、学习和思考。而后,他的文章出现在了《纽约时报》中文版和 FT 中文网上。
嘉敏是一位内容要求极高的人,如果说大部分媒体文章水准在及格线周围,他说「你在纽约时报的文章能达到 80 分以上」。所以我也不谦虚地,在这里当做案例向各位展示。
把别人夸你的话写在自己的总结里其实需要克服挺大的心理障碍,尤其是中国人普遍比较含蓄,或者在一些比较传统的企业里,这样的风格不一定会受到肯定。是否要这样表达,如何表达,以及表达的分寸和边界把握上,需要根据自己的公司文化来灵活运用。
反思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个人的工作都有不足,不可能尽善尽美。反思不足既是客观呈现你的工作状况,借此你也能申请帮助和资源。
如果你是一位面向企业客户的产品经理,每天在公司里很有可能与客户接触较少,对客户需求理解不够,可以在总结里写上去,并期望明年有更多的接触客户的机会,这样有助于你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如果你是一位技术专家,未来想走上管理岗位,有可能面临沟通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