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对越自卫反击战:苏联解体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第1页)

中越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属于那个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深入参与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格局的重要变化。

中越关系,必然受到国际政治环境的深刻影响。

好的时候如此,坏的时候也是如此。

中越战争的主角,是中国和越南,但两个超级大国苏联与美国也深陷其中。

1979 年 2 月 17 日,30 余万中国军队对越南北方发起自卫反击,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入越南北方。

越南应战,陆续从各地调集兵力支援北方。双方展开激战。

1979 年 3 月 4 日,中国军队相继攻克越南北部重镇谅山,高平,兵锋直指首都河内。越南政府发出全国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至此,中国军队控制了越北地区诸多重镇,威逼河内的态势已经形成,自卫反击作战的战略目的和战术目标均已达到。

第二天中国中央军委下达撤军命令,随后中国军队交替掩护撤退。

1979 年 3 月 16 日,中国军队全部撤回国内,战争结束。

这就是冷战后期,撼动亚洲乃至世界政治格局变迁的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其深远的影响,持续至今。

战后,中越双方均开动宣传机器,各自宣布取得战争胜利。

中国骂越南「忘恩负义」,越南骂中国「狼子野心」。

此战中国军队伤亡 27000 余人,越南军队伤亡 60000 人以上,民兵伤亡 50000 余人,越南北部的工业设施在炮火的轰击下几乎成为废墟。

中越两国拥有同样的意识形态,长期的友好关系,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两国最终走向了兵戎相见,美国与苏联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场战争对未来世界格局又造成了哪些影响?

要解答这些问题,一切都要从中国与苏联的分裂讲起。

中国与苏联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中国与苏联的分裂也是后来包括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最初的起因。

中苏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最高领导层洞察到「苏联模式」有重大缺陷,沿着「苏联模式」走下去,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将步入绝境,社会主义阵营会土崩瓦解。

证据就是中苏十年论战。

中苏论战绝不是大话空话,也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