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主动挑起的一次对美国的军事冒险。
这次冒险以苏联的主动撤退宣告终结。
人类在核战边缘走了一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这次冒险充分显露了赫鲁晓夫外交决策之随意,政治水平之低下。
他本人也在危机结束两年之后黯然下台,声名扫地。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则在这场危机中展现出了坚强的战斗意志,娴熟的外交手段。
花花公子直接登堂入室,成为整个西方心中的英雄,享誉至今。
对古巴导弹危机最为精准的评价来自中共中央:「战略上犯了投降主义的错误,战术上犯了冒险主义的错误。」
此事波谲云诡,跌宕起伏,掩卷回思,至今让人感慨不已。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之所以作出这个决策,原因非常复杂,除了他本人的个性风格之外,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1、扭转对美国的战略颓势,试图以地利拉近美苏两国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2、维护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领导者地位,击退来自中国的意识形态挑战。
3、保卫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维持社会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
一切都要从古巴独立讲起。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东与海地相望,南距牙买加 140 公里,北离美国佛罗里达半岛顶端 217 公里。
国土面积 109884 平方公里,人口 700 余万,海岸线全长约 6000 公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资源广博。
2021 年,古巴的人均预期寿命接近 80 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历经美国 50 余年封锁依然有如此成绩,底蕴可见一斑。

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帝国主义者当然是不会放过的。
地理大发现之后,西班牙人,英国人,都曾殖民侵略过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美西战争之后,美国一直通过扶持独裁政府方式的控制着古巴的内政外交,臭名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