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与日本是东亚隔海相望的两个国家,百余年来,彼此之间恩怨纠葛、侵略反抗,深刻地影响着地区政治格局变化。
弄清楚韩日关系的曲折发展,对于我们理解当今国际局势非常有益。
长期以来,日本的国家实力都强于韩国,是韩日关系的主导方。
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土地匮乏,在日本人心中,只有侵占中国大陆,才能改善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
自丰臣秀吉时代起,西进侵略中国大陆就是历任日本统治者孜孜以求的战略目标,也是一百多年来无数日本人前赴后继战死沙场的精神寄托。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日本直接登陆肯定不行,中国是大国,天量的海运后勤补给日本根本无法承受。
因此,日本必须在东亚大陆找到一块陆地做桥头堡,将之建设成为入侵中国大陆的前进基地。
东北方向的朝鲜半岛就成了日本的首要进攻目标。
这就是所谓「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朝鲜半岛方向也成为中华国防安全最重要的生命线之一,绝对不容有失。
自明朝起,朝鲜就是中华的藩属国,其国号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取「朝日鲜明」之意赐予的。
面对日本的狼子野心,朝鲜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中华政权予以抵抗。
明朝万历抗倭援朝,中朝联合击败了日本,稳定了朝鲜半岛 300 年。
事情在近代起了变化。
满清政府腐朽无能,对外战争连战连败,经过甲午、八国联军侵华、日俄等一系列战争胜利,日本逐渐侵占了朝鲜半岛。
1910 年 8 月 22 日,日本陆军大臣寺内正毅与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被正式并入大日本帝国领土,大韩帝国(李氏朝鲜)灭亡,由此开启了朝鲜「日治时期」。
领土沦丧,国破家亡,但是,朝鲜人民并不甘心民族就此泯灭,各种反抗日本殖民侵略的运动从未停歇。
1909 年 10 月 26 日,在哈尔滨火车站,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日本元老重臣伊藤博文,震惊世界。
他当场被捕,饱受酷刑折磨,于 1910 年 3 月 26 日在中国旅顺就义。
安重根被当今朝鲜和韩国分别称为「爱国烈士」和「义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