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一场艳遇引出一首小词,一首小词引出一桩姻缘(第1页)

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

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

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几万重。

这首小词的作者叫宋祁(998—1061 年),是北宋著名的大才子,与兄长宋庠俱以文学名擅天下,时人称「二宋」。天圣二年(1024 年),宋氏兄弟同年进士及第。殿试之时,小宋文采更胜大宋,因此礼部原拟宋祁为状元,宋庠为第三名。但垂帘听政的刘太后认为,弟弟应该让兄长一头。便将宋庠擢为第一,而置宋祁于第十。不过坊间还是将宋祁视为状元,以「兄弟双状元」相誉之。

宋庠、宋祁虽是同胞兄弟,性格却大不相同。宋庠老成持重,「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宋祁却风流潇洒,很会享受生活,常与宾客举办文艺沙龙,「会饮于广厦中,外设重幕,内列宝炬,歌舞相继,坐客忘疲,但觉漏长,启幕视之,已是二昼」。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小宋还给他们的文艺沙龙起了个名字,叫「不晓天」。他与欧阳修合作修《唐书》,伏案疾书时也极讲究享受,「垂帘燃二椽烛,媵婢夹侍,和墨伸纸,远近皆知为尚书修《唐书》,望之如神仙焉」。

相传有一年元宵节,宋庠在书院内秉烛读《周易》,听说宋祁点华灯,拥歌妓,醉饮达旦,不由得一皱眉。次日,宋庠便托人给弟弟递话:「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那年上元,同在州学吃齑煮饭否?」当时宋庠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宋祁为翰林学士,所以才说「相公寄语学士」。宋庠问宋祁:兄弟,你还记得咱们未发达之时,待在州学内就着咸菜喝稀粥的苦日子吗?这是在提醒弟弟,做人不可忘本、贪图享受;要忆苦思甜,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但宋祁给哥哥的回复,却让宋庠一时无语:「寄语相公:不知某年吃齑煮饭是为甚底?」当初我们就着咸菜喝稀粥,发奋读书,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过上今日这种舒服的生活吗?

对于兄长的告诫,宋祁颇不以为然。但有一回,他却被一名老农教训得心服口服。话说某年孟冬,京郊田园一片丰收景象。宋祁带了随从、乘着马车,来到郊野视察,见到田野里稻谷堆积如山,丰收的农民欣然自得,面无感恩之色。

宋祁便上前向一位老农作了一揖,慰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