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永宁送回正阳宫,主动向母后交代去了哪里。
母后什么也没说,只叮嘱我不可荒废学业。
回到凤阳阁时,已是暮色四合。
我叫上心腹,一起商议对策。
赵妤嫣说,我们有把握能让梅嫔开口,如果走露风声,且幕后另有其人,那幕后之人就应该担心着急了。
我懂了,她的意思是幕后主使可能会杀人灭口。
我立刻让溶月去做安排。
果然,当晚冷宫走水。
有个宫女「刚好」起夜,发现了火苗子,大声呼喊,又「刚好」有一队巡逻的侍卫经过,这才救出了梅嫔。
我看在永宁的份上,没有做多余的事,只是派人提醒梅嫔,这是有人想杀她灭口,劝她尽早把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
但梅嫔这人特有意思,堪称后宫里的一朵奇葩。
说起来,她为父皇生下一儿一女,做过没名没分的外室,也做到了妃位。
或许因为她本就是瘦马出身,所以贬为庶人好像对她没造成什么心境上的影响,不痛不痒似的,看得很开。
梅嫔不肯说出秘密,只是一口咬定有人谋害她,请父皇为她做主。
父皇将此事交给母后全权处理。
母后是六宫之主,执掌凤印,原本就应该是她处理。
可梅嫔不依不饶,想求父皇亲自给她做主,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她这一举措,分明是将父皇和母后的脸都打了。
父皇恼得说要赐她毒酒或白绫,是母后给劝住了。
母后请父皇亲自审理。
父皇派心腹盘问当晚巡逻值守的宫中侍卫,以及冷宫所有人。
溶月安排人适时地给出线索,让父皇的人可以循着蛛丝马迹继续查下去。
在结果出来前,赵妤嫣问我:「公主是否担心结果不尽如人意?」
我知道,她是怀疑母后。
「不用担心。不论发生什么,我和太子哥哥、母后、父皇,都不会变。」
我反复地告诉自己,不会变的。
赵妤嫣不知道,我早就吩咐过溶月,如果最终证据指向母后,将会有新的证据出现。
我不会傻傻地看着母后出事。
幸好,证据最终指向的是方嫔。
方嫔承认自己记恨梅嫔,梅嫔害得她降了位分,想教训一下她。
方嫔也被贬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