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节 忠孝难全(第1页)

从认识陈言之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真正拦得住他。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哪怕明知前面是刀山火海,无间地狱,他也一定会去闯上一闯。

平州沦陷之后,大冉的北部防线几乎在一夕之间,尽数崩溃。

原本戍守在平州的二十二万官兵打到最后只有四千多人离开平州散入各个州府之中。而裴子攸原本的麾下众将,也几乎都在那一场惨烈的战役中殉了国——更不要提平州六十多万的百姓了。

或许是平州的惨状让老天爷都不忍细看了,遂降下了一场堪称浩劫的大雪将平州城埋了个干净,万物封冻,时光终于在平州城止住了步伐,东齐亦然。

那个冬天,东齐的大军究竟是怎么在平州城度过的,没有人知道。因为平州城的十之六七的官员,早已在平州沦陷前,匆匆逃离了出来。他们逃回京城,涕泗横流,将平州沦陷的始末说了七七八八。

霎时间,朝野震惊。

谢闲更是愤怒得几乎要将平州的众官吏尽数抄斩——好在满朝文武齐心协力,将众人保了下来。他们纷纷劝告谢闲,劝他仔细听听众官吏从平州带回来的消息,也好知己知彼,再做图谋。

在众臣的劝告之下,谢闲终于听进去了一次,他勒令兵部与刑部,将平州逃回的官吏尽数关押起来,而后联合彻查,大有一副要将平州之事弄个清楚的意思在里面。

这本来该是件好事。

那些时日里,兵部与刑部挑灯夜审,算得上下足了功夫,所以在不久之后,平州沦陷的始末就呈到了朝堂之上。

他们说,平州覆灭,究其因由,还得是因为平州守将调度不良,文不挟武,致使武将自满无度,谎报军情,乃至于让兵部、让陛下对平州的战局作出错误的判断,在层层出兵的调令中,自食了恶果。

言谈之间,他们就差没把裴子攸的名字铺满在供状上。

他们在供词当中哭诉万千,声泪俱下地控诉着平州将这些年在边关,是怎样自持身份,又怎样不肯将平州府衙放在眼中,又是怎样在平州大权独揽,粮草军备,从不许他们过问。乃至于直到兵临城下的时候,忠肝义胆的他们才蓦然发现,原来平州将竟将无数的军备军粮收入囊中,致使平州无粮无兵,面对东齐大军的时候只能被动防守;克扣冬衣,致使平州军民离心,龟缩城中尚且看不出弊端,可一旦主动出击,大军便溃败而逃;还有拥兵自重,灾而不救……

这一桩桩,一件件,一点一滴累计下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