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节 扑火飞蛾(第1页)

九月九重阳节那天,秋风萧瑟,风卷云涌,枯黄的叶席卷在京城的大道上,扬起一片尘埃。

听说天子要在宫城楼头与民同乐,无数百姓为一睹圣颜,蜂拥而至,万人空巷。

而那一天,陈言之却被发跣足,一身白衣,双手将裴子攸的遗表捧过头顶,于通往宫城的长街上,一步一跪,一步一叩,一步一朗声,一步一成诵:「臣,礼部郎中陈言之代已故朔方将军裴子攸陈情上言,臣裴子攸言,伏奉圣恩,徙臣出任平州,领一州军务,效半生犬马。本当……赤胆以报,裹尸而归。无奈贼寇侵袭,溃我边防……」

「自城困以来,中使三至,罪臣九辞。非有两意,唯此一心……今此据表,不为偷生,只求吐心露胆……勿恃上国之威仪,轻胡虏之悍勇……四十万贼寇陈兵境下,臣十一万军士固守平州……精锐数折,良将几亡……臣遣使无数,告京求援……城中府衙……贪墨无度……致使军中钱粮无济,军资乏匮,罗掘鼠鸟,折草为兵……臣知此战……必死无归……无报养育之恩,不事慈严之爱。」

「臣自知无生,斗胆上言……万望陛下,整甲缮兵,重囤钱粮,修台点将,委军以贤……勿信和合可保天下,偏安能全社稷……期冀亡而有灵,丧而有魂,许臣再闻王师北上……复定故土,承平宇内……臣自当含笑瞑目,死亦无愧……」

起初,道旁的百姓只是侧目而视,浑然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一个人在这普天同庆的时日里,行如此奇怪之举——毕竟,他们也听不懂裴子攸文绉绉的奏表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出于好奇,他们纷纷追随他的脚步,跟在他的身后议论纷纷,揣测着他所诵念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可有些人却听得明白,于是感慨声起,呜咽声重,不一而论,直惹得旁观的众人也愈发疑惑,遂四下问询,陈言之所诵奏表究竟何意。所以许多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随着陈言之的诵念将奏表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同围观众人解释,直说得周围的人唏嘘不已。

一直到宫城之下。

那一天,被朝廷按下去了整整一年的奏表终于昭示天下。

不仅朝堂上所有的官员听见了,顺平侯也听见了,天下人都听见了。

所以在谢闲在见到陈言之所做的一切,脸色大变,要降罪陈言之的时候,顺平侯跪倒在谢闲的脚下,以头触地,老泪纵横,嘶哑着嗓子求天子放过陈言之,也求陛下重新彻查平州之事,还其子一个公道。

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在场之人无不闻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