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节 一句什么话会大大提升对方兑现承诺的概率?(第1页)

这是我们整个系列课的最后一个篇章了,叫做关键时刻。

在关键时候也许你的一句话,也许你的一个行为就可以让目标达成的概率尽可能的提升,这节课要讲的关键是要执行意向,当我们努力的去说服别人采取行动的时候,我们知道了我们需要获得对方的一句好的,这个承诺往往对于这个概率有所提升,可是单单让对方说一句好的,还不足以把事情做成,因为答应的人接下来也可能拖着不做嘛。而且他拖着不做,有很多的原因并不代表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子,那是因为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事情会分散了他的注意力,所以他可能答应你,没有问题,下一周我把提案带过来给你,或者过两天我就把报告发给你,不是人家光说不练啊,他的品德让品质上没有问题,但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事情在争相的抢夺他的注意力。所以他答应你,但并不一定留出足够的注意力来做这件事情。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想来谈一个词,叫执行意向,这个词会让我们在获得别人的承诺了之后,我们如果多问一个问题,也许能够让对方把这件事情去实践去落地到位的概率有所提升,所以说服科学给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常常被别人忽视的问题,这就是如果为了让他能够说到做到,那么我们可以多问一个关于执行意向的问题,也就是让他们做一个具体的计划,比如让他们说说他们打算在何时何地,准备如何做这件事情,所以行为科学家把这个计划叫做执行意向。

这边有一个研究,我把这个研究给你简单的聊一聊,这个研究证明了一个小小的,帮助人们产生执行意向的额外动作,就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实验是这么做的,如何让一个人可以在大选的时候,更愿意前往投票站去投票,所以他们在 2008 年总统大选的时候做了一次实验,这个实验是这样子的。他们会去拜访那些有资格来投票的选民,然后分批去拜访他们,在拜访他们的时候给他们带过去了一封信,这封信就是鼓励他们前往投票站去投票,但是这份信分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叫标准版,就是提醒大家爱大选即将来临了,而且投票是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啊,鼓励大家去投票的第一套的标准版。

第二套的版本就是自我预测版,它的内容和标准版是一样的,但是多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问人们愿不愿意投票,这个版本的依据是先前的研究结果,请人们预测自己是否会参加一个被大家认可的活动,就不用投票并且鼓励他们回答好的,是的,我回去,这就会提升他们到的概率。

但是第三个动员的方案是什么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