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节 番外与后记(第1页)

——番外一

如果要说这个世上,能有什么事会让谢斐心里不平衡,那帮陈家教孩子算一桩。

谢斐第一次进上书房,是十七岁。

彼时他是陈朝开国以来头一位文武双料状元,也是最年轻的文试状元,皇上大手一挥,让他进上书房教皇子和伴读们作文章,谢斐也就这样当了帝师。

不仅教出了当今圣上,还教出了一个垂帘听政的长公主——如今正是他夫人。

本以为就此「金盆洗手」,谁料他跟盛云霖在云南隐居的那几年,陈煜连声招呼都没打,就派兰尚宫将年仅六岁的太子殿下千里迢迢送了过来,请他给太子开蒙。

谢斐无语了好一阵,虽然一万个不情愿,但还是把人收下了。

他还留了个心眼,一直到回京,都没让霄月跟若华多接触。

过了很多很多年。

谢斐觉得自己的错误可能得从当年偷懒,把给若华编的课本拿来教霄月开始算。

不过总的来说,若华算是谢斐帝师生涯中最完美的学生。

他还记得当今圣上小时候天资也就那样,只能说贵在听话;盛云霖天资倒是一等一的高,就连先皇都感叹「可惜长忆不是朕的儿子」,却偏生是个调皮捣蛋的;反观若华,不仅聪明听话,更贵在刻苦,经常半夜都在九枝灯下习字,有时候都得盛云霖赶他去就寝。

谢斐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自己眼中的若华,就从「打扰我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小累赘」,变成了「要为天下好好培养的未来明君」。

至于霄宸?那是另一个小累赘。还不听话。

不过等到自家的白菜被这位自己一手教出来的「未来明君」给拱了时,向来影湛波平的谢相又气急败坏地想:当年就不该留下这个小累赘。

这些都是后话了。

******

谢斐觉得自己从头到尾就没有被盛云霖说服过。

虽然盛云霖告诉他「儿孙自有儿孙福」,还心很大地表示「你闺女哪里是区区一个皇宫能困住的,要和离也是她踹若华」,但谢斐还是一万个不乐意。

他不想自己视若掌珠的女儿承受任何的风险。

谢斐一直觉得,只要不是若华,霄月与任何人成婚,都不用遭这个「必须诞下继承人」的罪。毕竟这满京中,哪一家敢都不看谢相和长公主的脸色?

但要命的是,老陈家真有个皇位要继承。

这就十分讨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