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节 市场的均衡与价格的形成:市场商品那么多,价格是谁定的?(第1页)

我们这节的问题是「市场商品那么多,价格是谁定的?」

有人会说,「那还用说,商家定的呗!」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价格是商家随便决定的吗?如果你卖西红柿,卖 2 元,10 元,20 元都可以吗?为什么一个品种的西红柿卖 2 元,另一个品种的市场价格 20 元,并且每个品种都在自己的价格范围上下浮动呢?

有人说:「成本高的,价格就高。」会计学中的成本决定论是有问题的,你想想,一个 LV 的包成本会比普通的皮包成本高出一万元吗?(这个问题我在供需决定论一文中讲过,文末有复习链接。)

了解一点经济学的人会说「供需决定价格」,具体再问下去,是不是就又说不清楚了?今天听我来讲一讲。这个均衡过程也是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运作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01 市场均衡

前两节我们分别讲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条件与之前一样,商品是正常品,而不是吉芬品。我们把它画在一起,就有了下面的这张图。


需求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市场的均衡点。

均衡点对应的价格 P,就是市场均衡价格;

对应的数量 Q 就是市场均衡数量。

可是为什么呢?

我们假设还是买卖西红柿的市场,假设交点对应的均衡价格是 5 元,均衡数量是 800。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

○价格高于均衡点时,造成过剩

如果市场内西红柿的价格是 7 元时,对西红柿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我们假定是 300 个,而愿意卖西红柿的人就会变多,供给数量变成了 800 个。这时候商家为了把西红柿卖出去就需要降价;随着降价,想买西红柿的人数也会增加,最后直到供需达到均衡点,价格是 5 元时,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商家不需要再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