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多看看经济学家的演讲和相关新闻时,会发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特别爱讲产权。很多人会觉得产权不应该是法律相关的概念吗?为什么经济学家说「产权」这个词儿,甚至比说「经济」这个词儿都多。我们今天来聊聊产权对经济学有多重要。
01 什么是产权
首先说说什么是产权,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但是通常我们关注产权的三个要素即可: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
第一个使用权是最容易实现的,你拥有一个物品的产权自然可以使用它,但是只有使用权不够,租房还有使用权呢。
第二个收益权是指通过这一物品所获取的收益,是归产权所有者的。你租来的地,开了饭店赚了钱,这个钱归你,也拥有收益权,但是你不能说拥有了产权。
第三个转让权是产权的最高级别体现了,只有你拥有了一个物品的转让权时,你才拥有了产权。拿前面说到租房的例子,这个房子你是无权转卖的,所以你并不拥有这个房子的产权,只有产权所有者才拥有这个房子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
我们首先知道了产权的三个要素,下面来看看为何在经济学中产权如此重要,我们先要从一个故事说起。
02 小红和小绿的故事
经济学里特别喜欢讲的故事是交换的故事:小红和小绿之前各自种地养牛,自给自足,后来小红和小绿分别只做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事,小红种地、小绿养牛,两个人再交换,能让两个人的生活情况都得到改善。
我们经常说这个故事是经济学的精髓,分工协作、再交易能让双方都受益。比较优势原理从人和人之间扩展到企业和企业之间,再大到国和国之间,这一原理也奠定了贸易全球化的基础。
但是这个故事是有个前提的,要有产权的界定为基础。
03 没有产权时小红和小绿的故事
想象一下,在原始时期没有产权的时候,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故事就变成了这样:小红和小绿之前各自种地养牛,自给自足,后来小红发现了小绿,小红把小绿打晕,变成了自己的奴隶,让小绿给他种地、养牛,把他所有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
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文明的初期形态都是奴隶制。
没有产权的定义,哪来的交易?弱肉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