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1 月,重庆大巴坠江,惨痛的代价是付出 15 个鲜活的生命。现在网络都在探讨谁应该为坠江事件负责,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因为人类社会和价值观就是在不断的思考、探讨、修正中完善起来的,如果这样惨痛的教训,我们都不能从中吸取教训的话,那么无疑在纵容悲剧一再重演,整个社会损失会更加惨烈。
首先,在这次事件中涉及的 3 个角色:司机、闹事乘客和其他乘客,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在公交车上和司机吵架、甚至动手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司机、闹事乘客都没有意识到宣泄情绪的成本高到危及生命,而收益几乎为零。从事后诸葛亮的视角,他们都不是理性人,司机和闹事乘客失去理智,而其他乘客以为事不关己,非理性冷漠。
如果起初就意识到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司机、乘客不会大打出手,其他乘客也不会因担心招惹是非,不去制止乘客,任由事态发展。所以我们的第一个教训就是需要有这样的警惕意识,不用我提醒,现在越来越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之前其实发生过很多类似的恶性事件,但是惨剧还是发生了,我认为原因之一是信息没有现在这样好的流通渠道,媒体效率没有现在网络这么高,现在的微博、微信能让消息迅速传播,公众也能更广泛的重视起来。
下面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解读一下本次事件。
涉及的经济学概念:
?汉德公式(薛兆丰教授在《奇葩说》也讲过这个概念,可以微博搜「薛兆丰汉德公式」)
汉德是美国一位著名的法官,他的汉德公式在侵权法里影响非常大。专门解决的是,在一些情况下,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很难区分应该由谁负责的问题。
一个经典的案件是:农妇把几百吨亚麻堆放在自家田地里,田地挨着铁路,当年的火车还是烧煤的,火车经过,亚麻被喷出的火星点燃了。这时,农妇就将铁路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
一般人都认为农妇没有做错任何事,亚麻是堆在自家的地里,是应该火车公司负责。而且火车公司一定很有钱,但农妇损失几百吨亚麻,损失可大了。
汉德法官提出了什么特别的看法呢?
他说,在意外发生当中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只要避免意外的成本低于意外造成的损失,他就负有责任,他就要为避免意外采取适当的措施。谁避免意外需要付出的成本更低,就应该谁负责,这样整个社会付出的成本就是更低的,整个社会就是更有效率的。这就是汉德公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