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讲过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三种方式,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这一节我们来讲讲财政政策。
01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政府,是指政府通过调节税收水平和政府购买水平,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财政政策调节和货币政策一样,都是要进行逆周期调控。

如果经济走势比较好,发现经济有过热的趋势,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税收、减少政府购买。税收的高了,大家拿到手的钱少了,买东西的人就少了;政府购买少了,也相当于社会的总购买减少,经济增长就会放缓。之前我们讲过,经济过热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就导致经济危机,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
如果经济增速放缓,甚至有经济衰退的迹象,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的财政政策包括:降低税收、增加政府购买。税收减少,相当于政府让利,大家到手的钱多了,就有钱消费,自然经济就会回暖;政府增加投资,创造了就业,也直接投入了资金,让一部分人赚到了钱,这部分人就会去消费,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02 乘数效应
从政府购买的情况来说,如果政府要修路,需要购买材料、购买设备、雇佣工人,比如花了 1 亿,这让供货企业、设备商需要向他们的上游公司采购,又推动了其他企业的购买动作。这些企业赚到了利润,一部分会投入再生产,一部分会去消费,消费又推动另一部分人赚到了钱,他们可以进一步消费...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经济就开始变好。本来花了 1 亿元的投资,结果带来了 GDP 增长了 2 亿,这时候乘数效应就是 2 倍。
凯恩斯甚至有个形象的说法: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如果雇佣一些工人每天去挖坑、再去把坑填好,经济形势就变好了,就是基于乘数效应的基础。这也是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时候,经常就去扩大基建工程的原因。
乘数效应能将政府增加购买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