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 苏绣娘(第1页)

成化五年,洪涝。

只二两银子,我就把自己卖给了人牙子。

至此苏州一等的绣娘,就要沦为扬州瘦马。

1

我走那天,苏州城已经下了许久的雨,爹爹和哥哥站在家门口送我。

爹爹老泪纵横。

哥哥连扇了自己几个嘴巴子,脸上红了一大片。

「嫣儿,是哥哥没用,哥哥护不了你。」

我心里明白这吃人的世道,怪不了爹爹和哥哥。

田里的庄稼被淹的颗粒无收,码头上挤满了等着做活的苦力。

我和娘亲原来是绣坊里的绣娘,刚开始还能做些工钱贴补家用。

后来,绣坊也散了。

我们只能寻些大户人家的零散活计,绣点东西给人家。

阿娘绣啊绣啊,最终熬坏了眼睛。

再后来,便是这样的零散活路也没有了。

家中饿了一月,米缸里早早就见了底。

灾荒乱世的男人不值钱,女人和孩子却可以换几两银子。

几两银子撑到来年开春,洪水落了地,就能活下来。

「哥哥,嫣儿知道不能怪你,以后我走了,就要你多照顾爹娘了。」

「你的腿要看看郎中,不然真的就要废了。」

「还有,别告诉阿娘我被卖了,就跟她说我寻了个外县的人家嫁了,她身子不济,别让她担心。」

我絮絮叨叨的嘱托着,人牙子不耐烦的敲了敲锣鼓。

我转了身,不敢再回头看去。

顶着淅淅沥沥的雨,走了好久好久。

扬州瘦马说得好听,其实就是豢养好人家的女儿供男人们消遣。

和妓子相比,扬州瘦马挑选的女孩更精细,模样出挑,又家世清白干净,所以让许多达官贵人趋之若鹜。

挑上一个快活一时,厌倦了就发买到勾栏青楼里,也不亏本。

这就是扬州瘦马的大多数结局。

人牙子带着我们走了很久,却不见去扬州,而是转头去了京都。

人牙子倒也不避讳:「扬州如今也是洪涝,得去京都,你们才能卖上好价钱。」

京都路远倒也是好事,山高水远,总好过叫家人看着卖笑盈盈。

马车颠簸,如同我日后的人生。

2.

买下我的是一个富商。

他叫沈富,来京都做生意,一时半会儿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