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淮河月(第1页)

留洋归来的丈夫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学生。

据说这个女学生写新诗,倡白话,是金陵女子学堂声名鹊起的才女。

她明目张胆地挽着我的丈夫,笑我三从四德,封建传统。

我以为她是来代替我的。

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来救我的。

1

陈幼棉挽着我丈夫走进我家时,我的丈夫脸上挂着我许久未见的笑容。

阳光在院子中间投下一道阴影,把我与眼前的一对璧人隔成两个世界。

「李教授,这位不会是您的夫人吧?」

她看着我,眼睛笑得像一弯新月。

我丈夫尴尬地笑了几声,一眼都不曾看我,只是柔声对她说:

「她……没读过什么书,幼棉,让你见笑了。」

眼前的女孩一身金陵女子学堂的学生装,头发微卷,扎成高高的马尾,每每说话,都一身轻松跳脱的青春少女气息。

与我那西装革履的丈夫登对极了。

而我荆钗布裙,额上汗湿,一身的油烟气。

我丈夫抽动了一下鼻子,有些嫌恶地蹙了蹙眉。

每次我去书房给他送汤食,他都会露出这样的表情,说我身上油烟味呛人,污了一室书香。

让我不要总去书房打扰他。

「我和幼棉要聊聊今天讲的诗文,你去把汤热热吧,幼棉不爱吃葱,把葱挑出来。」

我丈夫在饭桌前坐下,挥了挥手,似是赶走了一只讨厌的苍蝇。

「姐姐不和我们一起吗?」

陈幼棉在我丈夫身边坐着,眨眨眼睛,天真灵动。

「她不懂这些的。」

我丈夫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哦,这样啊。」

陈幼棉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嘴角勾起一笑。

「那真是可惜了。」

2

我丈夫是留洋归来的教授,在金陵女子学堂做讲师。

教授的内容是现代诗歌。

他常念叨的那些济慈,普希金我确实不太认识。

因为我从小读的,是杜工部,是李太白,是秦文汉赋,是魏晋风骨。

我父亲玉山远是金陵的大儒,在金陵开私学收寒门子弟之先河。

母亲早逝,父亲视我为明珠。我从小跟着父亲,遍读诗书史集、经世哲学。

十七岁那年西学渐入,父亲便让我入家中开的私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