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93)上善亭里的和尚(第1页)

( )

商成很快就来到他和谷实平常下棋的竹林

每回过来找谷实下棋,在穿过这片竹林的时候,他都难免要想起一些事

据谷实说,这一片的翠竹都是他在东元七年亲手种下的,是为了怀念他在鄱阳湖畔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如今十几年光阴一瞬即逝,当年那一片不及膝高的竹蒿,早成了密不透风的竹林谷实还在不经意间提到过,他以前闲来无事的时候,总会到林间的亭子上坐一会一个人坐在亭上,什么事都不去想,什么心思都不去用,心无外物灵台空明,轻风在林间伤感的呜咽,黄雀在竹梢上欢快地鸣唱,顿时教人神游天外物我两忘但是,在最近的二三年里,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他再也寻找不到那种无拘无束自在脱的感觉现在,他每每望见郁郁葱葱的挺拔秀竹,总是不由得出一声“岁月如梭英雄易老”的喟然叹息……

当时,商成就坐在亭上,安静地听着谷实吐露心中的惆怅从头至尾,他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事后,他也从来没和谷实提起过这件事,遑论说把这事告诉别人了

他很感激谷实能对他说出这些话,这说明谷实对他非常信任,不然的话,也不会在他面前大感慨他同时也非常气愤:这老家伙十几个婆娘一大堆儿女,找谁倾诉衷肠不好,偏偏要找上自己?他把话说完,拍拍屁股上的灰便仿佛没事人一样,倒是轻松自在了;自己却是没头没脑地突然听说了这么一大通的人生感悟,难免会在思想上引起某些共鸣何况谷实明显还在话里藏着话

商成不太清楚谷实的过往经历,也没找人打听但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打听,也能想出点头绪谷实种竹的时间是在东元七年,那一年也恰恰是“刘伶台案”案的时候,两件事生在同一年,难道只是偶然的巧合?商成绝不相信答案就是如此简单

除了东元七年的刘伶台案之外,还有一件事,或许与谷实的忧郁愁闷有很大的关系商成手边有一本东元十年修订的《大赵氏族志》,开篇的《总揽》里,排头的八个姓氏是“陈王谷张,邓宋李赵”,鄱阳谷家排在第三位;比照一下数十年前宪宗显德元年编撰的第二版《大赵氏族志》,却是“陈杜王黄,刘谷邓张”,谷氏排在第六位;而在赵太祖益德十二年编撰的第一版《氏族志》里,谷氏才在第十六位,勉强算是“负天下望”的大家族……想想那些在《氏族志》里落后甚至消失的姓氏,再看一看鄱阳谷氏在百余年间取得的进步,其中的光影交错复杂离奇,只怕比任何一本小说和史都要加地动人心魄……

再加上谷实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