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九子山 十二 四大家族(下)(第1页)

同泰寺可谓当今皇家寺院,因萧衍特别眷顾,竟不断扩建得象皇宫一样豪奢,寺院中的九级宝塔在金陵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得到。1⑹ k 小 说 wαр.⑴⑹kxs.COM整理

寺院主持宝志上人,据说神通广大,能未卜先知,更有人说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萧衍转信佛教便是因他点化。上人现今少说也有一百岁了,至于他究竟多少年纪,没有人知道。

同泰寺势力强大之处,一来是因为它的“十大弟子”个个技艺超群,甚得萧衍赏识,大多作为萧衍的亲近侍卫,常常出入宫里宫外。二来同泰寺统领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三座大山”。五台山.峨嵋山虽在北魏境内,可是连同普陀山山上将近万名僧众实际却听从同泰寺号令。

五台山是三座大山中最平实的一座,不少人去过,因其山中四季清凉,故又称作“清凉山”。山上的僧众也很谦和。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代表“智慧”,信奉文殊菩萨,据说可以事理通达,降服烦恼。聪明的人往往嚣张跋扈,可是智慧的人往往谦和无比。

峨眉山是三座大山中最玄奇的一座,去的人也是不少,可是几乎每个人回来的说法都不一样,有的说山高路险,有的说云深雾罩,甚至有的说妖怪众多。所以,民间一直传说:根本就没有人见识过真正的峨眉山。峨眉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贤菩萨代表“行愿”,高深的佛法需要实践,普贤菩萨为了实践佛法,发下十桩大愿,因此受到无数佛门弟子和世人的顶礼赞叹和效法。实践佛法非一朝一夕之功,更有不少人今天发愿,明天退转,功亏一篑的不在少数,半途而废的更不计其数,可见世人之信心微渺顽劣之极。要一步一步地做下去,实在是需要非凡的勇气与毅力啊。

普陀山就更神奇了,只是传闻是海上岛屿,却从来没人去过。甚至有人说普陀山只是传说,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万名僧众云云,大半倒是民间传闻,峨眉普陀都没人见过,怎么知道有多少僧众呢。

据说萧衍如此布局,一来是将这“万名僧众”作为抗衡北魏的根基之地,二来他也太不放心江南谢府。是以不论同泰寺还是“三座大山”,年年朝廷奉禄优厚,俨然成为皇帝倚重的一大族群。

般若山庄的主人是般若夫人,在他嫁到般若山庄后不久,山庄的男主人晏无咎便去世了。般若夫人自然饱受了外人的流言诽语,说她克夫败运,可是她却毫不在意,反倒全副精神放在经营山庄的大事上。

她不惜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