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的根源,除了宗教还有土地,更是人性深处的贪婪。
犹太人刚从德国纳粹枪下逃命,转头便支楞起来,开始狂杀阿拉伯人。
仇杀几十年,双方手上都沾满鲜血,很难评判谁更正义。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以色列的杀人机器更厉害,因为他们有著名的屠夫沙龙。
2014 年 1 月 12 日 以色列议会广场
成千上万名犹太人悲伤肃穆,在寒风中排起长队,见证一场国葬仪式。
与此同时,几十公里外的阿拉伯社区却是另一番景象,巴勒斯坦人敲锣打鼓,热情地向过路客人散发糖果。
外地游客懵圈了,办白事发喜糖,到底唱的是哪出戏?
原因就在于死者身份实在特殊,在犹太人眼中,他是耶和华派下的护法神,开疆拓土的民族英雄。
可在巴勒斯坦人看来,这家伙纯属地狱使者,手上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恨他到牙根痒。
此人就是战争狂人、以色列之王、政坛推土机、贝鲁特屠夫、纳粹主义的中东传人、内塔尼亚胡的精神导师——阿里埃勒·沙龙。

1928 年,沙龙出生在中东城市特拉维夫附近的村庄里,父母均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移民。
沙龙家是典型的传统犹太家庭,父亲严厉古板,母亲温顺勤劳,全家靠种果树为生,小日子还算不错。
沙龙幼年身体强壮,但害羞内向,为了给儿子撑胆,老爹交给他一根木棍,让他看守果园,发现小偷玩儿命揍。
沙龙特别喜欢这个差事,大棍在手,自信我有,他成天提着棍子溜达,性格变得日渐暴力粗鲁。
老爹肯定想不到,这根棍子不仅改变了儿子的性格,更改变了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