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自我折磨,摆脱原生家庭困扰
学会自我关怀:不迷茫不纠结,善待自己
进度条
0:00
13:06
在上节课中,我们谈到了现代人主要痛苦来源三种中的第二种——自我中心的痛苦,也就是我们惯于将自己当成周边一切的中心,难以分辨自己和他人,或者难以分辨主观和客观,跟自然规律对抗导致的内心痛苦。在这节课,我们会讲最后一种痛苦的来源,也就是自我折磨的痛苦。
在这里,自我折磨是个很泛泛的概念,大概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周围也没什么事,但你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或者周围有些不顺心的事或不友善的人,但你比那件事、那个人还要十倍百倍地在心里跟自己过不去。
简单来说,就是别人插了你一刀,你晚上回家睡觉前再插自己十刀。到了第二天早上,你的身上插着十一刀,像个残障人士一样去上班了。别人都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有时候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什么,就已经心力交瘁、濒临耗竭了。
如果不是由于社会性因素,比如别人不断压迫、恶意对待造成的心理崩溃,或者是生理性原因,比如说内分泌失调、哮喘或者缺少必要的微量元素造成的情绪失调,剩下我们绝大多数的长期心理痛苦,多少都有一定成分的自我折磨。这个的关键并不是外界如何伤害我们、给我们造成痛苦,当然这肯定也会发生,而且一定程度上无法避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如何伤害自己,甚至让自己的内心始终处于痛苦的状态下。
有人说这不是很自虐么?这确实挺不符合理性,所以心理学家就会去研究,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于是他们就发现了「童年逆境体验」这件事,以及它对人们成年后的影响。
童年逆境体验的研究是由美国最大的医疗机构之一 Kaiser Permae 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启动的大型长程医学研究,该研究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探索童年的暴力侵犯经验对当事人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会有怎样的影响,属于公共卫生、预防医学方面的研究项目。该研究涉及到超过 17000 名被试,历时多年,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并且现在在世界各地仍然有继续性研究在不断发表。
该研究显示,有一系列的童年经历可以对当事人成年后的身心健康水平造成重大影响,这些经历包括:童年时期在身心方面被家人忽视;频繁受到成人的言语攻击、威胁或辱骂;时常遭到身体暴力,如推搡、殴打等;时常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