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生家庭说起,为什么我们难以自我关怀?
学会自我关怀:不迷茫不纠结,善待自己
进度条
0:00
12:20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谈到了自我关怀的定义、范畴以及益处。不知道你有没有产生一些疑问,自我关怀这么好,在国外又很流行,对我们改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这么有帮助,为什么它却不那么受重视呢?这件事情是理解起来、或者做起来特别困难吗?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自我关怀对我们来说这么陌生、这么困难,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当你开始尝试自我关怀时,可能遇到的外在和内在的困难。
回想一下,我们所学到的绝大多数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都是在哪里学到的呢?没错,都是在家庭中。那么显然,如果一个人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自我关怀的话,首先也应该是在家庭中。而你现在已经知道了自我关怀的概念与范畴,你可以回想一下,你从家庭中体验过多少这样的关怀、又学到过多少自我关怀呢?
有一些朋友可能会自豪地说,这样想起来,我学到的还不少啊——这是一件很美好、很值得欣喜的事情。但可能也有很多朋友会发现,他们体验过或者学习到的关于自我关怀的事情并不多,关怀可能被局限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上,比如只关注在了身体健康上,甚至干脆什么关怀都没有。
简单来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自我关怀这个词时,大脑一片空白的原因是,我们的父母根本就没有把这样一个可以显著提升你生活质量和生命体验的事情告诉过你,而这种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我们的父母自己也不会!
在这一点上,我并不是要你去责怪父母,相反,我认为客观地看待他们经历了什么很有必要。中国具有很漫长的创伤历史,翻开中国过去的一百年进程,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全国和地区范围的天灾人祸,而我们的父母也不能幸免。所以简单一点来说,我们的父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带着心理创伤生活了一辈子的。
有心理创伤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良好的支持和帮助,首先自己可能意识不到创伤的存在,其次自己会很难从创伤中摆脱出来。如果创伤的年龄比较小,或者时间比较长,一个人甚至会认为,他在创伤中所看到的世界才是客观真实的世界,有伤的生活方式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没伤那简直就是哪里不对,而且他也必然会尽责地把他认为正确的,教给他的下一代。
那么一个未疗愈的创伤幸存者眼中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