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焦虑的三种应急预案
学会自我关怀:不迷茫不纠结,善待自己
进度条
0:00
11:28
在之前的课程里,我们谈到了如何在内心给自己建立一个家,以及你可以在这个家里做点什么,给自己正确充电。现在,你心里的家也有了,家里也充实了,接下来咱们就要讨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了,那就是——怎么回家。
虽然家有了,找到家并且顺利回家却不一定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的家是新盖的,我们对家门口的路可能还不熟,有时候生活中出现一些变故或者你的压力过大,慌一慌懵一懵就可能想不起来家在哪里——也就是说,你很有可能会彻底忘记自己,也忘记自我关怀这件事。
不管是对业内的一些调查,还是遵循我个人的经验,自我关怀这种东西越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就越是容易消失掉。尤其是我们最需要被关怀的那些瞬间,往往都是我们感觉最糟糕的时刻,同时也是我们最难想起「回到内心的家」的时候。
这种情况,我们简单总结归纳一下,通常有三种。
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黑色漩涡时刻。
这样的时刻,通常在那些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比较低、容易进行自我攻击、觉得自我挫败的人身上出现。他们主观上会觉得,自己被一团黑雾包围,或者陷入了某个黑暗的漩涡,难以自拔,甚至有溺水般沉重的感觉,这与临床上的抑郁表现是非常相似的。但即使你不是抑郁症,在某些极度低落的时刻,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感觉,你的心陷入深水之中,爬不上岸、回不了家。
更糟糕的是,黑色漩涡时刻在有些时候,还能变成黑色漩涡时间。如果你缺乏自我关怀,一直找不到回家的路,你就有可能越陷越深,开始相信世界本来就是黑暗的,家什么的根本不存在。不仅如此,有些人还常常容易产生一种信念,就是他们会觉得自己不配。不配自我关怀、不配在自己困难的时候被善待,感觉没脸回家,甚至想自我惩罚,绝对不要进行什么自我关怀。
当我们内心陷入极端负面的情绪体验时,几乎不可能清晰地看待事物,得出客观结论——这是由人的大脑结构和运作方式决定的,并不是什么个人能力的问题。而如果你相信了自己在黑色漩涡时刻的所见所闻,不管实际的客观事实是什么,你都大概率地偏离了真相。因此,不论你觉得自己有多么不配获得关怀,先回到内心的家,坐下来,冷静一下,然后再去研究你值不值得被关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