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关于积累、精进、进阶(第1页)

关于积累、精进、进阶

硅谷王川在网上发了一段文字,他说:1. 所有的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几个数量级而已。2. 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3. 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这时候玄学、迷信和各种无病呻吟就出现了。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即使有时看似有捷径,欠的账迟早是要还的。

我看了之后非常有触动,感觉找到了这些年迷失的那把钥匙。我以前干事总想走捷径,学 PHPa想二十一天速成;跑步想每天都称体重,看看跑步的效果怎么样了;为了学英语买了英语版的《经济学人》,发现什么也看不懂就搁置一旁;写了几天微博发现没人关注就不想写了。

后来看到一个厉害的作者的创作心得,忘了叫什么名字了,他写的小说非常受读者欢迎。别人问他怎么才能当作家,他说多写文章。别人问写多少才算多写,他说先写一百万字看看。

有些人觉得这个作者乱说,其实他说的都是事实。他每天创作八千字,风雨无阻地写,对于他来说,创作一百万字仅是三个月的事。尽管前期的时候内容不够好,但他一直写,坚持下去就积累了史无前例的用户群。

这个例子非常启发人,有些人看起来非常能折腾,可是一直没什么进展,关键的原因是没有踏踏实实地做事。

高中时候,有个成绩优秀的同学给我介绍学习的经验,他说,在把课本和练习册上所有的题都做了之前,一道复杂的题都不做。我们也都知道,课本上的题老师只是布置几道,没人会全做,完全是体力活,但是他的想法与很多人不同——他说只要保证一张满分一百五十分的试卷,一百三十分的基础题别错就行,剩下的那二十分我即使得不到也没关系。

后来这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国内名校毕业之后去了斯坦福大学深造,他现在在某公司研究人工智能。有一次,他跟我说,人工智能第一法则就是「简单动作确保不能出错,然后逐步迭代,越来越复杂」。

万事一理,你想写文章,那么你写够一百万字了吗?你要撸铁a,那么你重复一万次了吗?你要跑步口号震天,是不是三年都没跑够一百公里?你想学 Python,是不是论坛逛了无数到现在都没到一万行代码?

有人问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