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不确定性(第1页)

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不确定性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一个严肃的问题:一个白领三十五岁之后该怎么办?我以前觉得这个问题非常不值得一聊,而且我一直觉得三十五岁只是个时间线,并不意味着什么,直到我自己当上项目经理,公司要求项目经理自己去招聘员工,公司人事经理只负责把关,防止招到学历不够的,也防止有人把亲戚招进来,而且不能招年龄太大的——三十五岁以后的就是年龄大的了。直到这个时候,我突然才意识到那根线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其实站在招聘者的角度,这个问题几乎不是个问题,因为技术经验发展是有曲线(图 4)的,我大概画了下:

图 4 技术经验发展曲线图

一个人的工作技能将会在其毕业五年之后,也就是二十七岁左右的时候,达到巅峰水平。对于技术出身的职业者,比如码农,工资一般会达到最大值。但是一旦过了这个年龄线,一个人就会迅速出现一种懈怠的状态。

我以前是理解不了懈怠的状态到底是怎么回事,等到我工作了六七年后,再看看周围的人,慢慢就懂了——人们年轻的时候心无旁骛,专心研究技术,经常通宵达旦专研一个小小的技术细节。但是等到了一定年龄,一个人的琐事就会越来越多,今天孩子生病了,明天老人需要去体检,后天开始怀疑人生要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希望多陪孩子、老婆、父母。

人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注意力和精力就跟不上了,很多人的身体状态实在太差,自然干什么都有心无力。

我说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处于懈怠状态,倒也不一定是他自己不想做事了,而是因为他身边的事太多,导致太过分心,以至于没法再像年轻时候那样集中注意力,也没法像年轻人一样集中火力在工作上。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年轻的时候觉得技术是神圣的事物,这种感觉会随着年龄慢慢消退,直到有一天,你发现技术本身就是技术,最酷的东西其实是钱。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本身也会导致情绪慢慢地失控。我真没见过几个人在三十五岁之后依旧对技术保持极高热情的。

但是钱有一个特性,你太关注它反而可能赚不到,你要是关心那些能带来钱的东西,它不知不觉地就来了。

什么能带来钱呢?通过长期打磨才能获得的技能,比如码农们就赚这个钱;人和人之间的链接,那些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大 V 就是赚这个钱;一双敏锐的眼睛和强大的内心,比如我以前室友的老乡,辞掉了西二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