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计 借刀杀人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②,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注释】
① 友:盟友,可以结盟而借力的人、国家或他物。
② 引:引诱。引友杀敌:引诱友军,借助盟友的力量消灭敌人。
【译文】
敌军的基本情况已经摸清楚了,而盟友却还处在犹豫观望之中。当务之急是设法促使盟友坚定进攻敌军的决心,这样就可以不用我军出兵,保全我军实力。这是从《易经》的「损」卦里推导出来的,盟军在攻战中可能会有损失,这对我军是极为有利的形势。
【简析】
所谓借刀杀人,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置敌于死地的目的。
战争中,「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利用矛盾的谋略。其中的「杀人」不能仅理解为损人利己之事,而是可以引申为想要达到的任何目的。「借刀杀人」,巧在一个「借」字,即利用、借用。
所谓「借」,就是借用外部力量来帮助自己。自己缺兵少将,就多借用盟军的力量;直接杀敌有困难,就要设法使用他人的刀枪;资金不足,就要想法利用别人的金钱;缺乏物资,就千方百计让别人的物资为己所用;自己的谋略行不通,就试着采纳他人的智谋。
总之,自己难以做到的事情,可以借助他人之手去做,无须亲自动手,便可坐得其利,这便是「借刀杀人」之计的妙用。
要深刻理解此计,不能忽略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一是如上所说,巧用外力为己所用。借用别人的手和力量,自己不用动手不用出力,不花任何代价,便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是争取有利可图的第三方加入。借其刀去杀人,即使对方不是心甘情愿入伙,也必然难逃干系。
最后要注意此计的绝妙之处在于,避免自己抛头露面,做到不留任何痕迹,也就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既落得置身事外,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因此,此计的主要特点在于:抓住主要矛盾后,借敌方内部力量或盟友力量,削弱或消灭敌对势力。而关键要善于捕捉和利用矛盾,包括敌方内部的矛盾以及敌方与盟友的矛盾,并想方设法将这些矛盾扩大、激化,直至引起敌方内部争斗,或是敌方与盟友的斗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