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计 趁火打劫
【原典】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① 害:指敌人遇到的严重灾难,使之处在困难、危险的境地。
② 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夬》卦。《夬夬》的《彖》辞说:「夬,决也。刚决柔也。」因乾卦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所以此卦的本意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译文】
当敌方处于危机的时候,要趁机对其发动进攻以便夺取胜利。敌方有内忧,可抢占他的地盘;敌方有外患,可掠夺他的民财;敌方内忧外患交加,就吞并他的国家。这就是强者趁势取利,适时把握战机,一举打败陷于厄境之敌的战略。
【简析】
无论多么强大的对手,都会有软弱的地方,看似无懈可击的防御,也会出现有机可乘的时候。当竞争对手遇到麻烦或陷入危机时,往往是制服对手的最佳机会。
高明的决策者往往会充分利用这种机会,果断出击,获取最大利益。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有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乘人之危,抱薪救火。对方后院「起火」,我方可以伪装「救火」的姿态前去凑热闹,这样既不会被对方拒绝,也不会引起对方注意。在「救火」过程中,便可以暗中捞取好处,或在暗角再点一把「新火」,给敌方制造更多的麻烦,这样就可以轻易地将其置于死地。
在敌人发生危难之时,采用这种方式向敌人发起主动进攻,往往很容易取得成功,为自己谋得利益,也可称为乘间取利,乘人之隙。
第二种情形为助纣为虐,入伙分利。火是别人放的,别人趁火打劫时,我方乘机插手,助对方一臂之力,事成之后,获得部分利益。两种方法都极为巧妙。
「趁火打劫」这一计策虽然看似不甚光明磊落,但着实是屡试不爽的破敌良策,往往能起到扭转战局、变被动为主动的奇效。其要义在于,当对手处在危难之中自顾不暇时,趁机迫其接受正常情况下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
运用这一计谋的关键,在于对「打劫」时机的正确把握。
这就要求决策者掌握对手的动态,通过分析,确认对手已经「失火」,正处在危难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