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计 笑里藏刀(第1页)

第十计 笑里藏刀

【原典】

信而安之①,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勿使有变③。刚中柔外也④。

【注释】

① 信:使相信。安:使安然,不生疑心。信而安之:让对方深信不疑,安定身心。

② 阴:暗地里。图:图谋。阴以图之:暗地里对其有所图谋。

③ 备:这里指充分准备。变:发生意外的变化。

④ 刚中柔外:表面软弱,内里却强硬。

【译文】

让对方相信自己,并使其麻痹松懈,我方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不要引发对方的意外变故。这就是内藏杀机、外示柔和的谋略。

【简析】

该计策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广泛,而且可以无师自通。笑容本是人类一种美好的表情,俗话说拳头不打笑脸人,笑里藏刀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百试不爽的计谋就是因为他击中了人性中最常见的弱点。

「笑里藏刀」原意是指表面和气,内心阴险狡猾的两面派。它的同义词是「口蜜腹剑」、「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等。玩弄奸计的人,往往是口甜如蜜,心如毒蝎。表面上笑口常开,暗地里磨刀霍霍。

因此,此计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特征进行理解:首先是口蜜腹剑。即嘴里说的话比蜜还甜,心里却藏着一把杀人的利剑,时刻准备趁对方不备时下手。其次是假装柔弱和顺从。表面上对敌人谦恭和善、温柔顺从、心悦诚服,骨子里却阴毒无比,心怀异志。

运用此计的关键在于一个「笑」字。

笑必须自然真实,掌握好分寸,才能使敌人产生信任而安定身心。如果笑得做作,笑得过火,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对方的警觉。

运用这一谋略的人,笑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曲意求和,有的阿谀奉承,有的故意示弱。无论何种方法,「笑」的最终目的是「藏刀」。不论何时何地,「刀」要尽可能隐藏得深,一旦暴露,就很容易被敌人识破。而「刀」终是要杀敌的,可以明出,也可以暗出。但一定要迅速果断,干净利落,这样「笑」才不是浪费。

【战例】

公孙鞅修书占吴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派公孙鞅为大将,率兵攻打魏国。

这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恐难奏效。公孙鞅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城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