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几年前就一直觉得电动车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当时为了表示态度坚决,还买了一些电动车的股票,持了三年,现在都涨了很多。慢慢地,「电动车是未来」这个想法会越来越普及,并形成共识,最终席卷社会。
当然了,几年前我聊这件事的时候,不少人反对,说我胡说,电动车不是未来主流。现在再提,也有人反对,不过已经寥寥无几了,毕竟现实已经很明显了,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
可能大家要问了,这里的「未来」到底是多远,五十年还是一百年?没那么远,顶多十年八年。我为什么能这么确定呢?因为中国需要它,世界也需要它。
「托卡马克之父」阿齐莫维奇说过一句话,当人类需要可控核聚变的时候,可控核聚变就会成为现实。电动车也一样,当大家迫切需要它的时候,就会拼命研发,很快也就出成果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这么需要电动车呢?
发展电动车成了共识
首先,我们一直以来有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对海外石油依存度较高,虽然一直说要降低对海外石油的依赖度,但是往往事与愿违。
原因也不复杂。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力,工厂开工、老百姓开车,都需要大量的油料。而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一——是的,你没看错,中国汽车保有量确实位居世界第一了,对石油的依赖度已经打破「十二五」规划的红线,冲到了 70% 红线以上。
依赖石油倒也没啥事,但是不能依赖得太严重,这样容易陷入被动的局面,也就处在了危机之中。有些东西我们可以不用,但得有后手,防止别人借那些东西来整我们,毕竟这个世界的本质还是丛林社会,傻白甜基本没什么活路。
我们知道,曾经有国家把自己的命脉押在了石油出口上,所以油价下降,该国顿时外汇不足,日常物资补充不上来,到处排长队,民心动摇,很快就崩了。
所以我们必须在替代品上下巨大的功夫,这也是我国大力抓住「可控核聚变」的科技点的原因,并且已经着手在全世界布局稀土金属矿,因为无论是现在电动车的电池,还是将来的核聚变原料,都需要大量的锂和稀土金属(电动车的发动机要用稀土金属,核聚变原料「氚」的合成要用到锂)。我国缺石油,但是不太缺稀土和锂。一旦可控核聚变实现,人类慢慢会摆脱石油依赖,但是需要大量氦和稀土,非洲将会取代中东成为地球上最富的地区。现在大家是不是有点明白了布局非洲这事并不简单?而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