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被热议的「内循环」到底是什么被热议的「内循环」到底是什么(第1页)

开启这个话题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个关键问题:到底什么是「过剩」?

当前全世界都面临一个难题,就是产能太强,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产能天天过剩。产能过剩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甚至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危机,本质也是周期性过剩。这可能和大部分人的直觉反差很大,因为大家一般觉得东西不够才会出现危机,生产太多怎么会出现危机呢?

躲不开的「过剩」

首先大家得搞清楚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我经常引用的一句话:你希望有五个老婆,这叫需要;但是你只养得起一个,这叫「有效需求」。

同理,老王想要苹果全家桶,BBA(奔驰、宝马以及奥迪)各来一辆,两个超模保姆,大平层,天天米其林,各种潮鞋,天天逛两趟 SKP(高档百货商场)。

但是上边说的这些老王都负担不起,只买得起小米手机,那他的需求就只是小米手机。在市场经济的话语体系里,如果「买不起」,那你就只能低调些。

产能也一样,看着似乎是天量的,但如果大家都买不起,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不需要这些东西,那就是产能过剩。

不过,这样一来问题变得更加奇怪了,能生产出来,怎么就卖不出去呢?

有很多种原因,最关键的是下边这个。我们捋一遍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的一个标准生产流程,大家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假设地球是一个村,里边有资本家黄四郎和一堆村民。黄四郎有个厂子,他雇用村民们生产自行车、脸盆,建造房子等生活必需品,将来卖给村民。

如果这些商品价值 100 万元,这时候就有个分配问题,如果黄四郎自己拿 20 万元,给员工们分 80 万元,合理吧。

合理是合理,不过问题来了。员工们的 80 万元无论如何也买不完黄四郎 100 万元的产品,而黄四郎也不可能把自己的 20 万元全花掉,富人在消费品领域的消费比例一直都不高,他们看着花钱猛,但是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可能远远小于穷人。

也就是说,最后剩了 20 万元的产品无论如何都卖不出去。你可能会纳闷:就不能给工人们发 110 万元的工资吗?当然不能!如果给工人发 110 万元的工资,那资本家赚什么?

所以说,只要商人逐利,就会有一部分收益不被用于消费,就有一部分对应物资卖不出去。这就是过剩。

从英国引爆了工业革命那一刻开始,这个问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