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千年来的生产大国又回来了
我国写史人在记录历史时,有意无意把一部分关键史实忽略了,比如我国的贸易史,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关键地位等,史书中少有提及,让大家常误以为,我国在过去上千年里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其实如果去看看国外的研究专著,就能发现中国不但不是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而且和世界市场的联系一直非常紧密。
中国有两条商道连着西方,一条是西北的河西走廊,另一条是南海的海上丝绸之路。
大家知道的强汉盛唐,中华男儿长期在西域奋战,并不像有些书上写的,是为了皇帝的虚荣,恰好相反,他们是用武力去保护商道,通过商道来获取利益。
唐朝在西域的贸易那么昌盛,长安城里到处都是胡人,生活在商道上的吐蕃也一度非常厉害,而中亚也因中国和西方的贸易赚得盆满钵满。
整个上千年的时间,中国一直在参与世界市场,不仅参与,还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欧亚大陆像个扁担,一头是欧洲,一头是中国,中间是中亚,中国物资长期通过中亚贸易路线到达欧洲,中亚从中赚差价,在整个中世纪富得流油。可想而知,在曾经的亚欧大陆上,贸易有多频繁。
大航海时代到来后,东西方贸易开始走海路了,不再路过中亚,中亚迅速衰败。
在整个历史上,中国都是生产大国。中国生产的东西卖到全世界,中国工艺代表了整个古代的最高水平。甚至声称「片板不得下海」的明朝,也向海外输出了天量的瓷器、茶叶和丝绸,使得英国人都被「带坏」了,喝茶也成了他们的刚需,而且一直喝到现在。
英国人一开始喝中国产的茶,后来嫌贵,就把福建茶树移植到印度。大家都知道印度的阿萨姆奶茶吧?阿萨姆是印度东北部邦国,水土适合种茶树。英国人偷学了中国的种茶技术后,专门让阿萨姆人给他们种。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盛世,都是深度揳入到世界市场当中的时代,那时就从古代的全球贸易中不断获取收益。我国长期在东西方贸易中占据着核心位置。
中国强大的生产和贸易国地位一直持续到 18 世纪。美洲新大陆被发现后,欧美开启了大西洋三角贸易,这个贸易圈是更强大、更有潜力的一个圈,世界贸易的中心转到了盎格鲁-撒克逊人那里。而中国由于自身人口资源的内卷化,日渐式微。
但历史并未到此结束。
中国经历了痛苦的两百年后,终于走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