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中小家族企业该如何发展职业(第1页)

在中小家族企业该如何发展职业

「我在一家小家族企业工作,企业规模 200 人。我不是家族成员,是招聘进来的,管理着 4~5 个人。我在考虑自己的职业有发展前景吗?要不要跳槽?」

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企业是家族企业。这个数字初看很惊人,但仔细想想就发现在情理之中。一个人,创业开了一家公司,公司慢慢发展,后期需要扩大规模,对于多数受东方「家文化」思想影响的人来说,显然家里人最可信。于是他开了夫妻店,把在乡下的远亲叫来负责财务。然后他们有了孩子,孩子长大,他们老去,就要考虑把这家公司交给孩子。

所以,如果就业进入的是一家家族企业,这很正常。但是这种情况下问题就来了,作为非家族成员,在这样的家族企业里,似乎存在天然的瓶颈,非家族成员到底该怎么发展呢?

典型的建议也泾渭分明:

选择一:跳槽,选择二:变成家里人。

中小家族企业一般没有职业经理人的容身之地,所以如果想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在家族企业长期发展非常困难。网络上关于家族企业的新闻基本都千篇一律:这个家族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于是请了外部职业经理人,结果职业经理人做了半年就走了,于是再请,再走……直到这个经理人成了他们家的上门女婿。

这个讲法听上去不靠谱,但有它的合理性。其实我们的邻国日本,家族企业更多,而且都存活了几百年,他们的做法就是类似的「女婿改姓」。

但大多数人显然既不能入赘,也不能改姓,那该怎么考虑这类问题呢?

下面我从三个角度来给你分析。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说的是这个企业的价值导向和工作方式,它如同弥漫在这个公司的空气。如果员工不接受也不认同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他一脚进入这家公司就会皱眉,觉得呼吸不畅,可能也待不久。

一千家企业有一千种企业文化,但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军事化文化:这类组织高度结构性,等级分明,规则清晰,开放性低,组织保守封闭,指令往往来自老板一个人。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很像这类文化。

第二,经理人文化:这类组织高度结构性,有等级,讲规则,同时组织开放性高,内部的高管和专家都有一定的决策权。这类企业文化在欧美企业比较常见。

第三,合伙人文化:这类组织不太讲规则,重要决策都是讨论制,组织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