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和管理,哪个更有利于职业发展
「好多企业都是两条职业发展路线:管理线 M 线和专家线 P 线。我面临一个选择,要走专家线还是管理线。不少人和我说,职业发展一定要做管理,自古如此,学而优则仕,业而优则管。是这样吗?」
在传统组织里,典型的职业发展就是职业晋升,典型的职业晋升通道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管理岗。
比如「专员—主管—经理—总监—副总」的晋升路线,就是如此。
但在最近几年,「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现象开始减少,业务专家的地位在很多企业里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是因为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金字塔式的结构变得越来越自组织化。
传统的组织是特别陡峭的金字塔结构,越到金字塔尖,人数越少,权力也越大。所以职业晋升就是一步步爬到金字塔尖的过程。
而现在是 VUCA 时代[3],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和自组织化。扁平化,意味着过去十几个层级的金字塔,压缩成了四五个层级。自组织化,意味着过去需要靠某个级别管理者才能启动的一个项目、一个市场、一个产品,现在两三个人自己组织一下就可以完成。
比如,淘宝最大的成衣品牌韩都衣舍,他们把组织打散成 300 多个小组,每个小组由设计师、页面制作专员和货品管理专员三个人组合,小组单独出成衣,三个人就可以上架一套衣服,每个人都是自己业务的专家。
这种自组织和扁平化的发展,使得管理岗的权力和地位明显下降,而专家则变得更有价值,地位和待遇也更高。
实际上,大多数创业公司的早期,都是三个专家组合而成的。一个老师,一个营销专家,再加一个运营专家,就可以开一个学校。
那么,我们回到问题本身,一个即将进入组织的人,走管理线还是专家线更有前途呢?
专家和管理的分界线
我先列出这样几种组织,大家先分析一下,在这样的组织里,是专家更有价值,还是管理更有价值?
a.管理咨询公司
b.互联网金融公司
c.心理咨询工作室
d.铁路运营公司
e.飞机制造公司
f.快餐连锁店
g.德云社
仅仅从公司的属性就能看出,并非所有组织都是管理至上。
管理咨询公司就应该由专家们组成;心理咨询工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