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可能的裁员准备 PLAN B
「最近很多公司裁员,我尽管在公司工作很多年,但还是有点担心。没准什么时候就会轮到我的头上,现在要不要准备 B 计划呢?」
「刚被裁了。在这家公司待了 7 年,公司也补了钱。正好放个假,玩两个月再考虑找工作的事,相信凭借我在这个行业的经验,找个差不多的不是问题吧?」
当问到即将被裁员以及裁员后该如何行动这类问题时,大家的想法无非三类:
第一,娱乐。给自己放个大假,好好休息娱乐一下。想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终于可以把攒了很久都没完结的电视剧、电影、游戏过一遍了。
第二,求职。要还房贷,要养小孩,家里还有各种要用钱的地方,所以被裁员要赶紧求职工作,才能续上钱。
第三,挑选。也会求职,但是待价而沽,要挑一个比过去更好的工作,最好收入能更多点,职位能更高点,工作内容也是自己喜欢的……如果没有,宁缺毋滥。
但当自己真的被裁,就会发现事实并不是如此。
大多数被裁员后放松了三个月的人都会发现自己待废了,想再次进入工作状态难上加难。而再找工作时,所有面试官都会问你中间这几个月干吗去了,让人哑口无言。
大多数着急找工作的人,会饥不择食,随便找一份工作,结果极其不适应,轻易中断。
大多数精挑细选的人,都会发现「高不能成,低不想就」,结果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之前本来可以入职的工作,到后来也进不去了。
为什么这些行为并不会带来更有效和可期待的结果呢?有三个原因:
一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三个做法,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它们背后的想法都是「我想要」:我想要休息,我想要马上工作,我想要挑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如果不是工作,而是选一只口红,你当然可以这么想。但工作是「我」和「职」的交换需求,我能得到我想要的,是因为我满足了职业那头想要的。公司关心的不是你要休息,还是你要马上找工作,它们关心的是:
·价值: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
·态度:你对工作有什么态度;
·能力:你在被裁后这段时间做了什么?你做的能证明你的什么能力?
二是着眼于短期:娱乐、求职、挑选,都是短期行为。休息娱乐无可厚非,但是这个时间一旦变长,大脑和身体就会沉浸在舒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