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如果那些愤怒管理策略有用的话,你就不会读这本书了。也许下面这些招数你全都试过了:积极地与自我对话,用力砸枕头,提醒自己生气无济于事。但下一次,当你怒气冲天、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看看,从 1 数到 10 对你有多大用处。
这些试图保持镇静的笨拙尝试经常是徒劳无功的,而且还会让人心力交瘁,时不时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那些教人管理愤怒情绪的著作往往充斥着人们早就试过,但压根儿就靠不住的方法,外加一些泛泛而谈的案例研究、所谓的真人逸事和空洞至极的口号。事实是,一件事情要么会让我们心烦意乱(引发焦虑、失望、愤怒等情绪),要么不会让我们心烦意乱,两者必有其一。没错,我们的目标是保持镇静,但如果能让自己摆脱焦虑不安的状态,我们就能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当我们苦苦挣扎于是爆发宣泄还是隐忍不发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和自己的本性苦苦作战。
价值百万美元的问题
有的人遭到小小的羞辱就会怒急攻心,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溃不成军,感到一点点失望就会小题大做,而有的人却能从容不迫、镇定自如地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沉浮起落、荆棘困难、磕磕绊绊,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简而言之:视角。
不妨想象一下,一个孩子正在玩玩具,但她手中的玩具突然坏了。对这个孩子来说,她的整个世界突然分崩离析,她也许会大哭起来,也许会感到沮丧、悲伤或者生气。这个孩子尚未开始欣赏,甚至尚未意识到她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事物:仍然有人给她穿衣、喂她吃饭,仍然有人关爱她、照顾她。更不用说,在她自己的那个小小的世界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而孩子的父母明白,这个玩具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他们拥有孩子所缺乏的视角。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我们通常能够认识到让我们生气的那些事其实是微不足道、无关紧要的。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努力展现出来的一些品质,比如保持客观和耐心,在挫折和失意面前似乎都不堪一击。举个例子,你在百般匆忙中遇上了一个胸前挂着实习生胸牌的收银员,他正对着收银机干瞪眼,好像那是航天飞机的驾驶舱似的。你试图保持冷静,但负面情绪占了上风。而负面情绪一旦被点燃,很快就会变成一团熊熊烈焰。现在我们面对的就是一场硬仗了。
我们拥有的视角决定了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也解释了我们当时为何会被激怒。仅仅几分钟之后,我们的怒气就会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