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现在就说,否则永远有分歧20(第1页)

现在就说,否则永远有分歧

在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深入分析我们惯常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很有用的。人们应对冲突的方式有以下五种:接受冲突、逃避冲突、投降,或者压制怒气,对此不闻不问。

接受冲突是最健康的回应方式。当事人看到并接受了真实的情况,他并没有为此生气,也没有让自己的情绪左右自己的反应。他理性而客观地权衡各种选择,然后动用必要的情感力量强化自己的决定。逃避冲突是被动攻击型人格的典型特征。具有这种人格的人选择逃避是为了避免对抗。被动攻击型的人缺乏直面现实的信心和勇气,所以他会在当时妥协,但又会在事后换一种方式报复对方。他可能会通过故意迟到、「忘记」为对方做什么重要的事情,或给对方带来不便等方式实施反击或报复。

对冲突投降的人选择了放弃或屈服。这种表现往往反映出依赖别人,甘愿做受气包或逆来顺受的人格特征。他觉得不值得为自己出头,觉得自己的计划、需求和愿望无法实现。如果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他就会压制自己的怒气。他意识不到其实愤怒正在吞噬他的内心。事实上,他可能会向自己及他人宣称,自己是一个非常冷静、随和的人,随遇而安,不会轻易生气(他的怒气会表现为各种生理和情感问题)。这类人与被动攻击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认为自己没有权利坚持自己的权利或意见,而前者认为自己有权利那样做,但不能直接那样做。第四种有可能出现的反应是与对方抗争,这将导致直接的、不健康的冲突。当事人当时情绪激动、怒气冲天,在不够冷静、缺乏理智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和对方对抗。最后一种可能是,如果当事人的情感很脆弱,而事态很严重,那么他可能会选择不闻不问、封闭自己,以避免痛苦。

表达自己的想法

无论我们如何处理怒气——是将怒气消极地宣泄出来,还是公开地表达出来;是忍气吞声,还是怒火中烧,我们都必须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对方听进我们的话,让我们所说的话能起到最佳的作用。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在和人打交道时,我们应该表现得谦逊有礼、尊重对方。应该心平气和地表达我们的感受,而不是一味推卸责任,或者认定对方居心不良。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说些什么!伤害人际关系的罪魁祸首就是怨恨。余怒未消就会积成一股怨气,一有机会,这股怨气就会再次冒头。如果我们正在为什么事感到郁闷,却无法用健康的方式处理它,那么是时候采取一些行动了。因为,如果在该说出来的时候没有说出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