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悲剧和诱因
当对未知的一切感到无能为力时,我们可能会因为无法满足让一切尽在控制之中的幻觉而变得怒气冲冲,哪怕这种愤怒可能指向我们自己。你是否听别人说过:「一无所知才是最糟糕的?」即使是令人痛苦的坏消息,也比什么消息都得不到强一些。与此类似,有的人会这么想:「这个世界会怎样伤害我呢?对此我无法预知、无法控制,但如果我去伤害自己,我就可以控制自己的痛苦了。」这就是说,为了控制痛苦,我们可能给自己招来痛苦——甚至不惜完全毁了自己。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似乎除去了更大的威胁——那种由残酷的、令人脆弱无力的恐惧所引发的痛苦。我们似乎让痛苦变得可以预测了。而内疚(「我伤害了别人,我做错了」)和耻辱(「我是个坏人,我是个卑鄙的人」)进一步强化了自我伤害的动机,因为我们想要惩罚自己、伸张正义、纠正错误,不是吗?
这种存在严重缺陷的痛苦管理方法,实际上带来了更残酷的后果。因为那种对无法控制的痛苦的恐惧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痛苦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在试图避开生活中的痛苦时,我们对生活本身的感觉会变得麻木。人生真正的悲剧不是找不到出路,而是压根儿就不在乎是否有出路。
决定的力量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无论面临哪一种恐惧——是遭人忽视、遭人羞辱,还是遭人抛弃,当我们了解可以选择愤怒后,就有可能试着用愤怒去堵上那个自尊心的缺口。也许有许多人曾经待我们不好,甚至虐待了我们。毫无疑问,他们对我们随后的自我毁灭行为负有责任。然而此时追究责任并不能推动我们前进,也不会让我们过得更快乐或者更充实,而从现在开始主动承担责任,则能立马改变局面。这不是该推迟决定还是该立即行动的问题。事实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要么继续生气,要么立刻放下一切。
生活的质量与我们愿意承担多少责任成正比。负责任地生活意味着你在最大限度地控制自我。每时每刻,你都对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有话语权,你都做出了选择。在关键时刻,你不应再翻来覆去地念叨「我怎么走到了这一步?」或「我无法控制自己」,而应该试着去面对一种新的可能:「在我目前的控制范围之内,什么能帮助我正确评价自己?什么能帮助我提醒自己,我是一个有尊严、值得尊重的人?」
再次拥抱「接受」这一礼物
完全的接受包括承认生命中一些最痛苦的考验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更不用说彻底领悟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