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第一章中,我们分享了好文章的判断标准,其中一点就是信息总量大。什么是信息总量?一篇文章提供了多少知识、多少认知,解释一个概念够不够全面,描述一个故事够不够详细等,这些都是文章的信息总量。总的来说,信息总量就是你文章的厚度。
为什么信息总量重要?
这个时代什么最贵?读者的时间最贵。写文章想要获取读者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就要提供信息量足够大的内容,短平快的内容能提供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所吸引的用户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
另外,从分享的角度来说,信息量不足的内容可能就意味着价值不够大,读者分享的动机就会弱很多,这势必影响文章的传播和价值最大化。
如何提高文章的信息总量呢?学会加法写作。
写作是一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加法写作是为了提高文章的信息总量,减法写作是为了提高文章的价值密度。
下一节我们将讨论减法写作,我们先来讲讲如何做加法写作。
不该省略的信息,要补上
文章的信息量源自内容,足够多的信息量就要有足够多的内容做支撑,不是说要用内容来凑信息量,而是要把你该写的写完整。
你抛出一个陌生概念却不解释,提及一件事情却又没说明白,提到一个人却没说是谁……都会让读者的阅读体验糟糕透顶。
比如我写过一篇文章《年轻人,别忙于建立人脉,又急于毁掉人脉》,其中第四部分的开头是这么写的。
谈到人脉,大家想的几乎都是,如何与比自己牛的人建立链接,即如何向上建立人脉?
所以我们先来讲讲如何向上建立人脉。
怎么做?利用比较优势。
写完这些,接下来应该怎么写?很多人就会直接去写利用比较优势向上建立人脉的具体做法。
但我没有这样写,我认为「比较优势」是一个很多人还不熟悉的经济学概念,所以对这个概念的解释不该省略,要补上。所以,我接下来是这样写的。
什么是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写到这里,我认为对「机会成本」这个词的解释也不该省略,否则很多人读到这里就会卡壳。所以,我接下来写的是这些。
什么是机会成本?我们每个人的时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