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如何做减法写作,提高价值密度第 3 节 如何做减法写作,提高价值密度(第1页)

写文章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大多数人因为没意识到这一过程,或者因为懒,做完前半部分,就把文章发出去了。做加法是为了提高文章的信息总量,做减法是为了提高文章的价值密度。

什么是价值密度?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篇幅内,比如一分钟、手机一屏,你能提供多少价值。价值密度越高,读者获取价值的效率也就越高。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有一段话对我启发很大,我一直收藏着。

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写得有多糟。没人告诉他们,他们的风格中挤入了多少多余或晦涩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又是如何阻碍他们的表达的。如果你给我一篇八页长的文章,我会帮你删减到四页,你可能会大叫说这是不可能的。然后你回家照做,发现文章确实变得好多了。接下来才是难办的部分:继续减成三页。

现今是一个内容供大于求的时代,读者不想花太多时间去看一篇文章,更不想花时间看一篇价值不高的文章。如果说信息总量小的文章是不值一看的,那价值密度低的文章会让人感到是在浪费生命。

如何通过减法写作提高价值密度?可以通过以下三点。

聚焦主题,删掉无关内容

减法写作,先减大,再减小。减大是从文章整体入手,减小是从词句细微处入手。所以减法写作的第一步是聚焦主题,删掉无关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会从个体经验和外部经验的八个渠道搜索大量相关素材,然后在写作中尽可能地穿插运用,同时还要进行加法写作,这是个很好的习惯,是提高信息总量的必经之路。

但是,写完之后,你还要做一次大删减,不是删几个字词或者其他小细节,而是整体审视:先明确本篇文章的核心主题是什么,然后一边在心里想着这一主题,一边从头到尾快速重读一遍文章,但凡遇到对主题没帮助的论点、论据,都果断删除,哪怕它很精彩,也是个累赘。

你一定要记住一句话:一篇文章好看,不是因为每一段好看,而是整体好看。好看的文章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从头到尾,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中间没有累赘的东西。每一个累赘的东西,都会减弱整体的逻辑、流畅感、价值密度,也容易让读者「出戏」。

2018 年 4 月 5 日,我写的一篇文章《套现 15 亿现金后,摩拜 80 后创始人留下 2 条人生潜规则》突破了 160 万的阅读量,属于全网千万级阅读量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