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日常积累素材的三个方法第 3 节 日常积累素材的三个方法(第1页)

为什么要积累素材?

虽然如今在互联网上可以高效地搜索到各种各样的素材,但是写文章时真正好用的还是你熟悉的素材、你曾经用大脑处理过的素材,对于这些素材你会理解得更好,调取得更高效,运用得更自如。

一句话:好素材不是搜出来的,而是你攒出来的。

写一篇文章时,第一步应该先尝试使用你熟悉的素材,然后再搜索新素材用来补充和完善。

你可能觉得「天天想着拿个小本子记素材」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实际上很多写作高手以及商界名人都在用这种方法,比如马云、罗振宇、罗永浩等。

要形成日常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

及时收藏

收藏是积累素材最容易的一种方式,毫不费力,一秒就能搞定,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养成这个习惯。

我平时翻公众号、刷朋友圈,看到好文章都会立马点收藏。这样我以后写文章要用素材的时候,就可以从收藏夹里翻出来。

有人说,需要打标签吗,收藏多了是不是很难翻到?

其实在互联网平台上收藏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有搜索功能,纸质书就没有这个功能。海底捞上市时,我想起《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里有个很好的素材,但那几段话到底在书的哪一页,我记不清楚,翻了半小时才找到。

而对于微信收藏夹里收藏的文章,你只需要用关键词「海底捞」搜一下,就马上能把文章搜出来,然后你再用关键词 +「搜索页面内容」就可以马上找到你要的那段话。

因此,在微信里收藏,不用花很多时间打标签整理,只要你对文章熟悉就可以,因为你可以通过关键词快速找到并定位具体内容。

当然,有一种情况,你可以打标签,这让你更高效。

2017 年我开始高频写新媒体课程,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需要写一节,需要大量的各类素材,因此我就建立了一些专用标签,比如「标题标题标题」用来收藏好标题,「选题选题选题」用来收藏好文章,「新媒体开脑反复看」用来收藏对我启发很大的解读传播的文章等。

我建立了一些这样的标签后,看到相应的文章就会放到相应的标签下,每天我要写课时,就直接翻看这些标签下的内容,非常高效。

因此,你如果近期想做某些专题的文章,也可以临时建立一些标签用来收藏文章,这样检索起来会更高效。

除了收藏文章,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