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们来聊聊,慧眼购物:看营养标签,认清食物真面目。
大家逛超市时会发现,很多食品包装的背面会有一些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配料表等信息。
这就是国家为了保证人们对食品的营养信息知情权,在食物的包装上要求各大厂家打上的「营养标签」这种专业信息。
你之前或许从来没注意过,或者仅仅是知道,但不了解怎么应用,这堂课,我就来详细讲讲减肥时如何利用好食物的营养标签。
一、 营养标签与减肥
1. 食物是个泛指的概念,而你日常接触到的食品,要么是成品饭菜,比如番茄炒蛋、青椒炒肉、红豆米饭这样的;要么是购买现成的食品,比如一袋方便面、一包牛肉干、一瓶酸奶这样的。
对于成品饭菜的热量,比较难于计算,先要弄清楚具体的食材和调料种类和用量,再通过查阅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分别找出每种食材的热量,然后计算求和,过程比较专业和繁琐。
而对于在市场、超市售卖的预包装食品,就省事多了,因为包装上会有准确的热量和营养信息。
什么是预包装食品呢?
一般在超市、商店售卖的食品,分为散装和预包装两种。散装就是称重售卖,比如各种蔬果生鲜、现做的熟食、每日用量低于 10g 的调味品等。
而预包装食品,就是在工厂预先称量好重量或体积了,并按统一规格进行包装,比如一袋饼干 400 克规格,一袋牛肉干 300 克规格,一瓶酸奶 200 毫升规格等等,规格也有大小之分,有些主打家庭装的食品,规格相对大一些,比如 1 升装的酸奶。这些预包装食品上会有准确的热量和营养信息。
2. 在营养标签出现之前,你选择食品的时候,一般主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配料表等信息。
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为了食品安全,防止买到过期食品。
看配料表,是客观的了解该食品所含的所有成分,成分的排列顺序是有要求的,是按照每种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从高到低排序的,类似于公司的股东,按持有股份的多少享有相应的股东权利。
比如你看面包的配料表,排第一位的通常是小麦粉,然后是水、糖、酵母等成分。这里着重强调一下「全麦」类食品,很多面包、饼干、馒头等包装的正面号称全麦,但你反过来看配料表,排第一位的竟然是小麦粉,而全麦粉排在第二或第三位,那么这就属于「伪全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