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实战派运营导师小马鱼。欢迎来到《我在阿里学到的运营 36 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进入课程的第一个板块,在这个板块里,我会带你揭开运营神秘的面纱,了解互联网运营的基础认知。今天第一节课我要给你讲述的主题是一般意义上「广义的运营」和「互联网环境下的运营」分别指的是什么。
一、 广义的运营和互联网环境下的运营
(一)广义的运营
首先我们来看广义的运营,如果不在运营前加「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这些具有时代属性的定语的话,这是我理解的广义的运营,不止是一个岗位。我理解的「运营」二字含义如下——
达成一个目的中所用的任何人为干预手段。
我甚至可以说运营爱情,运营人生。比如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容易把工作中的运营素养带到生活中的一个人,身边的朋友会觉得我做事比较流程化,在意细节,不容易出错;随时在思考怎么投入产出比最高,怎么能花更少的时间精力和钱达到结果;还经常在看到某个现象时思考背后的原因,比如朋友们在一个网红店聚会,大家赞不绝口说「美,真美」并忙着拍照的时候,我会想是什么撩起了大众的情绪?是什么让我消费?是什么让它成为了网红店?可能刚开始这样去思考会比较累,后面就习惯了,你会觉得生活中随时都有案例去锻炼你的运营思维,运营技巧也可以随时用在身边大大小小的事儿中,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相对于程序猿,要幸福得多,他们冒着脱发危险写的代码只能在互联网的世界有用,他们的工作中很少有能提炼出来用于日常生活的技巧。我们会发现,一个优秀的码农反而在现实世界并不是那么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而一个好的运营一定是在现实世界里游刃有余,混得不错的。这么想想,觉得程序猿薪资普遍比运营高些也是说得过去的。
把「运营」放到商业环境里,你会发现,好多传统公司里的偏对内的岗位也叫 XX 运营,对,他们确实也在参与运营工作,但遗憾地说,与现在大热的「互联网运营」相距甚远。他们更多做的是「运行」的工作,保证事情不出错的进行下去,而少了「营」的部分,打破现有平稳状态,通过更多人为手段筹划、谋求一个更好的结果。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运营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语境下,给运营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互联网运营」从一个偏对内、偏后端、维稳的工种变成了内外兼顾、能拿结果、能抗绩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