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 厉害了,阿里的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第1页)

今天我要给你分享的主题是「阿里的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

在《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两本书流行时,很多人开始恐慌,开始猜测「哪些工种会消失?我的工作会被机器替代么?」其实在阿里,这样的故事早就在上演。

我曾经忧心忡忡地问过阿里的老板,我觉得我的经验在不断地被产品化,产品可以替代我们大部分的工作,以后我还有事儿可做吗?老板说,当然呀,你会去做更有挑战性的事儿。果然,现在人工智能替代很多阿里运营的日常工作,但是阿里运营人数还是没有少,作为先驱在探索更陌生的场景。

我们说一家好的互联网公司应该是数据驱动的,阿里就完全是一个数据驱动的公司。任何感性的、经验的东西,都会被转化为数据,比如多次验证后我发现这类商品会大卖,那这类商品到底有哪些共性,是可以用数据化的指标挑出来的,能不能写进程序,让没有我这个经验的人也能把这批好货选出来。任何决策也都是数据说了算,比如这个这个文字链是否比另一个点击率高,这个 banner 是否比另一个 banner 效果好。极大减少了人为左右和感性判断。

除了数据驱动,近年来,人工智能(AI)也是个热门话题,很多人还是雾里看花,阿里却早就运用进了日常运营里。

今天给大家分享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之下,淘宝天猫高效运营的两大黑科技,千人千面的商品和千人千面的 banner。这两项革新都大大提高了首页流量到宝贝详情页的转化率。从而提升交易额。

(一)千人千面的商品「猜你喜欢」

举个例子,在 2015 年之前的「双 11」,商品推荐都是人来控制的,由运营决定给用户推荐什么产品,而 2015 年那次「双 11」,是阿里第一次基于算法和大数据,为用户做大规模的、个性化的商品推荐,我们形象的称他为「千人千面」,这是阿里流量分发模式很大的升级。

具体的说,就是在首页和活动页面增加了「猜你喜欢「的模块,不由运营决定而由机器决定给用户推荐什么商品。记得当时老板做了这个决定后,在场的运营同学还是疑虑重重的,毕竟以前展示什么是自己可以把控的,现在会感到一些不可控制,但也还是充满期待。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全员都在测试」猜你喜欢」的准确程度怎样。收到各种令人奔溃的反馈,比如有人说,虽然我之前浏览过可是我已经买了啊,怎么还一直给我推荐这类商品?也有人说,怎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