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曾有过这样的焦虑——
开会轮到自己发言前,不断设想发言过程中会出现的状况,冷场、说错话、被提问时一无所知……
考试前不断设想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做不出来的情况……
旅行前一夜无法安心睡觉,总觉得明天一定会误机……
欢迎来到自卑+社恐+孤僻+敏感+胆小怕事+不善表达的人的内心世界。
1、行动开始之后的状况,往往好过开始前的焦虑。
2014 年我回老家考驾照,科目一很顺利地通过了,但看到周围一同练车的小伙伴纷纷倒在了科目二上,自己便心生恐惧——万一卡在半坡起步阶段怎么办?
溜车了怎么办?
倒库压线了怎么办?
被教练骂怎么办?
……
这种焦虑感在临近考试前达到高峰,无数个念头涌入心头,倒计时越近,自己就越是想要逃离。
可终究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战场」,上车后心中默念口诀——一踩离合二挂档三松手刹看前方,车缓缓启动了,半坡起步、S 弯、侧方停车都没毛病。
没料到,我却在平时练习最多的左右倒库环节熄火了,但自己的心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惧,听到提示器提示后,重新发动,第二遍顺利通过。
某一次培训课上,老师讲到,「抑郁是对过去的悔恨,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有时焦虑的确呈现出「预期焦虑」的特点,你会为了想象中的某个场景而感到忧虑和恐惧,尤其当你认定会出现失控的后果时,这种表现更甚。
有意思的是,当你鼓足勇气开始行动之后,你并不会出现先前所担心的焦虑,至少程度不会那么严重。
但是如果你屈从于预期焦虑,继而出现逃避或回避行为,反而会增加恐惧感。

2、坐看谈,何如起来行?
最近给几位焦虑失眠患者做行为治疗的指导,开始大家尚可坚持,但两三天后都反馈说并未见到效果,不想继续做,继而询问是否有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偶然在网上看到《传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