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家式阅读——泛读、精读和重读(第1页)

我朋友圈加了一些作家,他们的动态除了写作,就是阅读。阅读对他们来说,是除了写作以外,最大的乐趣。甚至阅读的乐趣可以超过写作。这是一个很好玩的现象,很多人认为写作的核心就是写,但对一个作家来说,比写作更重要的永远是阅读。阅读产生写作,阅读影响写作,但现在,阅读的作用显然被我们逐渐忽略掉了。

我从来都坚信,一个作家可以不写作,但不能中断阅读。作家们往往能在阅读中汲取思想的智慧和思维的乐趣。举几个例子,没有马尔克斯,就不会有莫言。莫言语言的通感,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基本上都受益于马尔克斯;没有曹雪芹,也不会有白先勇。白先勇作品中强烈的幻灭感,正是孕育于《红楼梦》中「好即是了,了即是好」的思想;没有鲁迅,也不会有萧红。萧红作品中的国民性以及人性书写,显然是对鲁迅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也就是说,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最好的老师永远是阅读。阅读不仅能帮助我们形成审美趣味,而且,也能更系统、全面地教会我们怎样写作。所以,初学写作的人,一定要主动阅读,并且要像作家一样去阅读,将泛读、精读和重读结合起来。

首先是泛读。

什么叫泛读?就是什么都要读,要有充分的阅读储备量。

阅读储备量能帮助我们区分出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坏作品。多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提升文学素养和文学趣味,就会更容易区分出什么是好的作品,好的作品应该是什么样子?这种从书本里得来的切身体会,是从任何的写作技巧书籍里所得不到的,也更能深化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当具备了一定阅读量,才会知道,什么才是好的文字,怎么样才能写出好的文字。

阅读储备量也能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深邃的思想和更独特的审美。而这些的习得,是成为一个好作家的必备内功。我们不能期待在朝夕之间获得这些,它是一个无比缓慢的过程。阅读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知晓南北战争中的世态纷乱,看到郝思嘉的美丽和任性,也体会到那些浓得化不开的爱恋;阅读让我们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是不是仅仅去做加法,还是也要像斯特里克兰德一样,去做减法,回归最初;阅读也让我们能回到特定的历史中去,回到我们内心最柔软之地。阅读让我们渺小的肉体,变得无限之大;让我们得以深入体验、感知,进而思考这个世界,我们得以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眼光。这是从审美到视野的一次次全新洗礼。

提高阅读储备量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