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初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不知从何处落笔。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什么才能成为写作素材,这是很多初学写作者的困惑。其实,万千世界,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有时候,你觉得写作很难,那是因为你把它看得太高。写作其实就是生活本身,既然你在生活,你又怎不会写作。
不信,仔细看,很多内容都可以变为写作素材,进而变成一篇出色的文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写作素材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我们所看到的自然世界。自然是有灵魂的,当你仔细谛听自然的时候,你听到的要比你看到的多得多。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很多作家的写作,都是以自然而始,自然带给人心灵的触动,也让这触动不断升华,升华到关于人生的诸多感悟。这样你会发现,你可以写得很多,你可以写冬日的麦田,飘落的树叶,寂寥的家乡……而以这些作为切入点,你将会看到一个丰富的世界。比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秋日》,就是以自然始,也以自然作为情绪的铺垫。正因为如此,其感染力才会无比深厚。里尔克对自然的描摹与感触是很深的,他写到:「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让秋风刮过田野。」
第二种是我们所体验过的社会生活。人是社会化的动物,难以离群索居。我们必须生活在某一群体之中,然后观察这种生活,体验这种生活,进而把这些写进文章之中。
仔细想想看,在有限的生命体验中,你看到了或者是听到了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人?为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敏感,眼睛和耳朵的敏感。贾平凹在朋友中经常是沉默的,因为他在认真听,或许别人的一句话就能给他带来写作的灵感。?沈从文自小就阅读社会这本大书,他的《从文自传》中记述了如何逃学、偷偷去洗澡、观察市井百态的生活……再加上参军的经历,让他更加能体味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所以沈从文对三十年代中国动荡政治局势的观照和一般知识分子不同,像鲁迅、郭沫若,他们长期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大都市,所以他们文章中写出的都是比较宏大,直接反应战争。
但是要注意,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如何去用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去书写这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就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了。?沈从文在写作中,就常常以小人物为切入点。比如有一篇小说《丈夫》,写的就是湘西吊脚楼旁妓女的生活。这些妇女因生活穷困,只能靠这种方式谋生。这篇小说是以丈夫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