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说: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受得越少,他就越可能按它真正的样子去表达它。其实学习写作的人,真的应该多看看经典作家的写作随笔。他们用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道破写作的所有秘密。就比如福楼拜的这句话,初看似乎没有头绪,但细细品味之后,一定会受益颇多。什么是好的作品?它不是教会你如何去生活,而是让你学会如何去思考生活。什么是好的作家?他不是生活的成功者,而是生活的失败者。他不会有言辞犀利的教导,只会是如同好友般,不断地反思、探讨和对话。
作为写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最好能让自己抽身事外,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更客观全面地进行讲述。总之,写作者保持客观态度,是立场问题,当然也是写作者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比如时下很火热的恋爱题材。两人在一起五六年,关系一直很好。但突然有一天,男方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一般比较糟糕的写作态度是指责。不是指责女方不坚守承诺;就是指责男方脾气火爆。总之,他们两个人分手肯定是有外力原因的,不把这个原因找出来,似乎都不好意思分手。但是好的写作呢?
它会站在人性的角度去考虑。举个例子,史铁生的散文《我二十一岁那年》,讲了他住院时碰到的一对情侣。他们确实很相爱,但现实,又把他们分开。至于他们分开的原因是什么?史铁生没有说,我们只有猜。或许就是反复无常的命运吧,这无力改变,让人又爱又恨的命运。史铁生再处理这样的关系的时候就没有指责。反而,史铁生把两个人的痛苦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们那么相爱,那么从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可人生仍旧无法遂每个人的愿望。这样传达出来的人生感悟,给读者带来的震动更为巨大。
有人调侃,要是能把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七个字写出来,那就肯定是个文艺青年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篇篇都值得细读。而他,在写作者的客观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写作者的客观态度,表现在小说写作中,首先是对人物保持公正态度。
好的写作更不会盲目评价笔下的人物。人物不是作者的傀儡,他们应当有着自己的价值。而且,人物性格从来都不是单一恒定的。《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他为了内心信仰杀死了房东老太婆。他布局得天衣无缝,没有人发现凶手是他。可他忍受不了良心的指责。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杀死老太婆?在杀死老太婆之后,他将钱财都没有打开看过,便藏在了一边。赤贫的拉斯科尼科夫杀人不是为了金钱。杀人,是为了证明自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