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自疗行为,它一方面是治愈,另一方面也是拓展,史铁生就是用写作治愈了内心创伤,拓展了生命的更多可能性。
首先,对史铁生来说,现实生活让他感觉到了某种缺失,拥有了一种缺失体验。鲁迅说,没有什么比中途家境没落更让人悲伤的事了。直到这时,才会那么清晰地,发现人性的冷淡和薄情之处。而对史铁生而言,怕的不是终身残疾,而是正年轻的时候,遭遇突如其来的残疾。试想,一个对未来充满许多美好梦想的年青人,突然呆在医院,面临着死神的考验。这一切,让他一度不能接受。他抱怨着:怎么年纪轻轻的,就摊上这事了呢?
有一段时间,史铁生的生活都是黑暗,没有一丝光亮。他怀疑自己,也怀疑人生。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天亮了,他就推着轮椅去地坛;一呆就是一整天,母亲着急地叫喊声,他都充耳不闻。这时候的他,觉得命运辜负了他,他不知道以后的路在哪里?既然死亡是必需要面对的,那又该如何去活着呢?他想了很久。后来,后来的后来……他找到了写作,写作拯救了他。他也找到了答案,身体的残疾又怎样呢?
他想,人人都是残疾,我为什么要用肉身的残疾,去折磨心灵呢?史铁生的小说,写了那么多人物,有名字的,或者只是单纯有字母代码的,很多很多……但其实,这些小说人物是一样的。他们都在不停地安慰自己,就这样活下去吧,不然还能怎样。《老屋小记》中的人,他们都或多或少,遭遇到了命运不公平的待遇。可是他们并没有自怨自艾自怨自艾[yì],相反,他们把生活过得津津有味。比如 U 师傅,那个什么都懂的知识分子,五十多岁,未婚。她安然地呆在这个埋没了自己所有才华的街道生产组。就算日子多么糟糕,她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模样,在家里,头发挽成髻,穿着旗袍,养着花草……
日子是淡淡地。人也是淡淡地。生活的那些苦难,自然就会隐退。这就是史铁生的逻辑。
是啊,生活的创伤在所难免,接纳它,尊重它,与之和平相处,才是可取的生活态度。史铁生的写作,也一直都是在不断地自我安慰。他在安慰自己。但庆幸的是,通过文字,他也安慰了无数的你我他。有人将史铁生的写作,称之为「写作之夜」的写作。其实,有时候,黑夜带给人类的安慰,要比白昼多得多。史铁生在自己构造的「写作之夜」中,一次次倾诉生活的幽暗真相。他清楚地看到了这些,他觉得这些才是生活的本义。但他永远都会找到一种方式去照亮读者幽暗的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