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卡尔维诺:你是否也在寻找写作的另类姿态?(第1页)

多数的写作者,通常会有两种写作状况。一种是在写作之前,阅读了很多书籍,懂得了许多写作惯例,如此便会在写作之前横亘一些既有的写作惯例。像写开头的时候,会想想,那些经典作家们是怎么开头的?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会去思考经典人物的形成规律?这就有一些先入概念融入到小说的形成阶段。这样精心构筑的小说,自然不会平庸,但也不会伟大。

还有一种是在写作之前,没有阅读的积淀,或者只有一些浅显的阅读,还不能融化深入运用到写作之中。这样的写作,能充分的天马行空、不受拘束,是一种很恣意的状态。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小说,要么写作者拥有很高的天分,会有很大的成就;要么写作者资质平平,这样的小说也就不忍卒读了。

卡尔维诺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写作状况。那就是在充足的阅读积淀,并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去刻意地避开那些已经成为经典的写法,独辟蹊径创造另外一种写作的惯例。所以我们去看他的小说,就会发现,他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厚的「影响焦虑」,他力图改变那些已被当作传统的、经典的写法,或者直接站在其对立面,去自行创造一种小说写作的准则。

卡尔维诺敢于重新质疑人生的意义。卡尔维诺有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黑羊》。大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人人都是贼的国家里,大家都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没有穷人和富人的分别,大家都是一样的;后来,一个诚实的人来到这个国家生活,他坚持不偷盗,最后饿死了。可正由于他的出现,和谐的一切都消失了,富人和穷人的两极分化开始了。

什么是意义?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卡尔维诺并没有按照惯常的标准去阐释,而是像在做一场实验一样,在实验之中,去给那些抽象的哲理思维寻找一个解决之道。《黑羊》这篇小说,就好像是人生当中的一场荒诞的实验,无非是多了一个诚实的人,多了一个不按这个国家标准行事的人,就让整个国家的秩序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既如此,我们曾经追寻的意义也就变得可笑至极。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卡尔维诺一直都在挑战人们对事情的固定看法。他不会像以往作家一样,去告诉读者真实是什么。他在不断地反对肯定性、权威性和总体性。他说,「我会告诉你想知道的东西,但我从来不会告诉你真实。」所以,我们看他写的文章,几乎全都是对于这些的反抗。《分成两半的子爵》里,子爵在一次战争中被分成了两半,其中一半是善良的,一半是丑恶的。这种看似荒诞的故事,也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