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不要一句话就讲述完!要详细展示(第1页)

契诃夫曾经说过,别告诉我月光很明亮,让我看到那碎玻璃上闪烁的光。在创意写作系列书籍中,凡是讲到写作的,其共有的基础就是——展示而非讲述。而如今,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碎片化阅读越来越深得人心。读者不再是是主动的参与者,而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读者丧失了思考能力,紧随而来的,便是作者写作的肤浅化。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现在的写作多是讲述。写作已与其本意越走越远。我们先来区分一下讲述和展示的区别。

什么是讲述呢?讲述是作者用一句话把意思、故事、心理等表达出来。这样做的特点是直接暴力,直接省去读者参与阅读进而阐述的空间。

作者讲什么,读者就能看到什么。这是很直接的写法,特别适合不思考,单纯追求感官刺激的读者。但这种写作的缺点是什么呢?如果一篇文章通篇都是在讲述的话,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就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有人在喂着吃饭,不会去管是不是会消化,只要咽下就好。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沉溺于鸡汤文的原因了,因为没有方向,没有思考,需要一个人拉着手,告诉该怎么走。至于路通不通,大多数的鸡汤文作者和读者压根就不会想。

举一些单纯讲述的例子,这些例子在我们的写作中屡见不鲜,比如说:「我爱她/他。她很美。今天外面好冷。他是一个自私的人。」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把所有要讲的都表述完。

那么,大家可以再想一想,如何将这些讲述的话,变成展示呢?「我爱他/她」就变成了《红楼梦》中的写法:「且说宝玉因见林黛玉又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去吃,不时来问。林黛玉又怕他有个好歹,因说道:『你只管看你的戏去,在家里作什么?』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心中大不受用,今听见林黛玉如此说,心里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其我来。』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烦恼加了百倍。」这里,用对话和内心活动把宝黛爱情描述得很细致入微。曹雪芹没有讲述,只是展示。但因为读者感觉到了,能让读者产生画面感并进入到画面之中,所以才更能打动读者。这种叙述带有一种强大的召唤力量,能让读者迅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

「她很美」就变成了《陌上桑》中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这是侧面描写,通过他人的不同反应来描写罗敷的美。同样还有正面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的外貌、形态,如「巧笑倩兮」等;也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